第一部分 医学微生物学
总论
第一节 微生物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篇 细菌学
第1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第三节 细菌与噬菌体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2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第3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第4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5章 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脑膜炎奈瑟菌
第三节 流感嗜血杆菌
第四节 肺炎支原体
第五节 其他细菌
第6章 消化道感染的细菌
第一节 大肠埃希菌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霍乱弧菌
第五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六节 幽门螺杆菌
第七节 肉毒梭菌
第7章 创伤感染的细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破伤风梭菌
第四节 其他细菌
第8章 性传播细菌
第一节 淋病奈瑟菌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 其他细菌
第9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其他细菌
第二篇 病毒学
第10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11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第12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13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14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15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虫媒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16章 反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17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第18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第三节 人巨细胞病毒
第四节 EB病毒
第19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朊粒
第三篇 真菌学
第20章 真菌学总论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则
第2l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一节 皮肤癣真菌
第二节 白假丝酵母菌
第三节 新生隐球菌
第四篇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
第22章 医院感染的概述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定义
第二节 医院感染发生的内在因素
第三节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
第23章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微生物
第一节 医院感染中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节 医院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和菌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第24章 医院感染中微生物学监测和控制
第一节 医院感染中微生物学监测
第二节 医院感染中微生物学控制
第二部分 医学寄生虫学
总论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范畴和寄生虫病概况
第二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防治与诊断
第五篇医学寄生虫学
第25章 肠道寄生线虫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第二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五节 旋毛形线虫
第六节 粪类圆线虫
第26章 肠道寄生绦虫和吸虫
第一节 链状带绦虫
第二节 肥胖带吻绦虫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27章 肠道寄生原虫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三节 隐孢子虫
第四节 人芽囊原虫
第28章 组织内寄生虫
第一节 华支睾吸虫
第二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第四节 刚地弓形虫
第29章 血液与淋巴系统寄生虫
第一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二节 疟原虫
第三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四节 丝虫
第30章 泌尿生殖道寄生虫
第31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一节 皮肤寄生节肢动物
第二节 病媒节肢动物
附录1 临床常见标本中可能分离到的病原生物
附录2 常见病原菌和寄生虫所致主要疾病一览表
附录3 我国人工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
主要参考书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彩图(2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