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话语音概述
1.1 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器官及发音机理
1.1.1 语音的属性
1.1.2 语音的构成成分
1.1.3 普通话语音的记音符号
附录一:发音器官图
附录二: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训练一
2 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
2.1 普通话声调
2.1.1 普通话声调的定义
2.1.2 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2.1.3 普通话声调的发音要领
2.1.4 普通话声调的变化
训练二
2.2 元音和韵母
2.2.1 元音的发音原理
2.2.2 韵母的分类与发音训练
2.2.3 合辙押韵
训练三
附录:韵母偏旁类推字表
2.3 辅音和声母
2.3.1 辅音的发音原理
2.3.2 声母的分类与发音训练
训练四
附录:声母偏旁类推字表
3 语音结构与吐字归音
3.1 音节结构与吐字归音
3.1.1 音节结构
3.1.2 吐字归音
训练五
3.2 词的轻重格式与轻声
3.2.1 词的轻重格式
3.2.2 语调轻声与结构轻声
训练六
3.3 儿化韵与“啊”音变
3.3.1 儿化
3.3.2 语气词“啊”的音变
训练七
4 普通话发声技能和语言表达
4.1 普通话发声技能概述
4.1.1 发声的原理
4.1.2 用气发声的表达方法
训练八
4.2 呼吸控制
4.2.1 生活言语中的呼吸方式
4.2.2 呼吸的控制
4.2.3 呼吸控制的锻炼
训练九
4.3 共鸣控制
4.3.1 口腔共鸣的控制
4.3.2 胸部支点的把握与控制
训练十
4.4 停连
4.4.1 停连的定义与作用
4.4.2 停连的类型和位置
训练十一
4.5 语句重音表达
4.5.1 重音的概念
4.5.2 语句重音的分类和位置
4.5.3 重音的表达方法
训练十二
5 普通话科学发声技能的基本要求
5.1 语音的字正腔圆
5.1.1 声音的宽度
5.1.2 声音的音量
5.1.3 声音的色彩
5.1.4 吐字的清晰
5.1.5 字音的准确
训练十三
5.2 普通话技能发声训练要达到的标准
5.2.1 实声发音 自如声区
5.2.2 圆润明亮 集中持久
5.2.3 色彩丰富控纵有度
5.2.4 语音纯正吐字清晰
训练十四
5.3 发声 训练的主要方法
5.3.1 循序渐进
5.3.2 以情带声
5.3.3 发挥个人优势,避免刻意模仿
训练十五
6 普通话语音不正确发声方法的纠正
6.1 良好发音习惯的养成
6.1.1 克服心理障碍,避免错误
6.1.2 正确使用乐音
6.1.3 绕口令和综合性文章练习
6.1.4 有规律的生活
6.2 不正确发声的种类及解决方法
6.2.1 喉音较重
6.2.2 鼻音过浓
6.2.3 声音挤捏
6.2.4 声散音白
6.2.5 闷暗靠后
6.2.6 用声过高
训练十六
7 普通话语音常用的再生口语语体
7.1 朗读
7.1.1 朗读的特点
7.1.2 朗读的基本要求
7.1.3 朗读前的准备工作
训练十七
7.2 讲故事
7.2.1 讲故事的特点
7.2.2 讲故事之前的准备过程
7.2.3 如何讲故事
训练十八
7.3 演讲
7.3.1 演讲的特点
7.3.2 演讲的基本要求
7.3.3 演讲的种类
7.3.4 演讲的方式
训练十九
8 普通话口语交际
8.1 口语交际的条件与形式
8.1.1 口语交际的条件
8.1.2 口语交际的形式
8.2 与不同人群的口语交际
8.2.1 对性格直爽、开朗者
8.2.2 对性格孤僻、内向者
8.2.3 对为人忠厚实在、办事严谨的人
8.2.4 对虚伪世故、处事圆滑的人
训练二十
8.3 口语交际目的的实现
8.3.1 称呼的原则
8.3.2 交际的技巧
8.4 劝阻与说服
8.4.1 劝阻与说服的技巧
8.4.2 说服的方法
训练二十一
8.5 普通话口语交际的技巧
8.5.1 直言曲表,破解尴尬
8.5.2 别出新意,巧释别解
8.5.3 明意暗说,见机行事
8.5.4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
8.5.5 巧打太极,以柔克刚
8.5.6 顺水推舟,扭转困局
8.5.7 以谬制谬,物归原主
8.5.8 故意模糊,游刃有余
训练二十二
附录
附录一:容易读错的字
1.《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摘要
2.容易读错的常用多音字
3.其他容易读错的字
附录二: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标准音掌握情况测试表使用说明
附录三: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