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 学术界有关论述评介
  二 资产阶级组织程度的提高
  三 资产阶级近代意识的增强
  第二章 资产阶级的特点
  一 独特的产生发展道路
  二 持续过渡性特征
  三 较强的依赖性
  四 内部结构失调
  第三章 资产阶级与革命派的关系
  一 代表与被代表者严重脱节
  二 资产阶级疏远其代表的根源
  三 武昌起义期间的发展变化
  四 资产阶级的错误选择
  第四章 资产阶级与立宪派的关系
  一 立宪派对资产阶级的争取
  二 资产阶级对宪政的向往
  三 参与立宪请愿运动
  第五章 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与影响
  一 西欧与日本等国官商关系的特点
  二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关系
  三 清末官商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六章 资产阶级社团的兴起
  一 商会
  二 商团
  三 地方自治团体
  四 资产阶级社团的影响
  第七章 资产阶级与反帝爱国运动
  一 拒俄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二 抵制美货运动的发起者与领导者
  三 收回利权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第八章 资产阶级争取立法权的首次尝试
  一 拟订商法活动的发起
  二 商法讨论会的召开
  三 拟订商法活动的影响
  第九章 资产阶级与"二次革命"
  一 袁世凯对资产阶级的笼络
  二 "二次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
  三 "二次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的政治表现
  第十 章资产阶级与护国运动
  一 资产阶级与袁世凯之间的裂痕
  二 资产阶级与袁世凯的决裂
  三 支持护国反袁斗争
  第十一章 苏州商会的产生与特点--个案分析之一
  一 抵制美货运动--苏州商会诞生的催化剂
  二 独具特色的组织系统
  三 别具一格的成员构成
  四 反帝较坚决与反封建软弱的政治性格
  第十二章 苏州商会与行会之比较--个案分析之二
  一 苏州行会概况
  二 苏州商会与行会的本质区别
  三 苏州商会与行会的历史联系
  第十三章 苏州商会的司法职能与影响--个案分析之三
  一 争取受理商事诉讼权
  二 受理商事纠纷概况
  三 影响与局限
  附录一 最近十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研究综述
  一 中国资产阶级何时形成
  二 民族资产阶级的阶层划分及构成特点
  三 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资产阶级与各派政治力量的关系
  五 新式商人社团研究
  附录二 开拓近代中国商人文化研究的构想
  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