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重返牛津/3
不仅端庄,而且新潮/9
心灵最后的栖息地/14
何处是归程/17
身为记者/23
英国人的礼貌/26
追寻《申报》/29
颜色之于生命/31
北京人的“大爷”气和上海人的客气/37
现代不再感伤/40
澳门:文化身份从未迷失/43
重温经典/50
民歌咋都甜腻腻的/53
用什么标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55
应该做的事是不必感谢的/58
购物心态/60
孩子无罪,大人有责/63
色彩掩饰不信苍白/66
勇气可嘉,能力不够/69
票贩子何以猖獗/76
艺术何时与大众更为亲近/79
卷二
音乐因他们而辉煌/91
“素心人”钱钟书、杨绛夫妇/97
与孙犁的一次见面十年交往/105
“故宫学”第一大家单士元/118
李德伦的“化境”/126
是真名士/130
已是容颜改,何曾笔墨闲/133
斯人独寂寞/136
话到此时知真谛/139
九旬杨绛/142
一天中见到的女作家/147
我所认识的国家大剧院功臣/153
两位音乐大师的兄弟情谊/164
与中国人民共同走过/168
梅子“藏”而不藏/172
于细微处见精神/176
卷三
陈佐湟:从第一博士到第一总监/183
中国青年指挥家在国际乐坛/194
在这庄严的宫殿里/211
傅聪谈莫扎特/215
穆特谈音乐、文化、人生/220
盗柴科夫斯基之名以欺世/223
阿卡多令摄影者退场/229
老了?黄宗英还要一搏/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