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第3种)
作者:邓思颖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
丛书:语言学前沿丛书
页数:248
定价:16.00 元
ISBN-10:7301061072
ISBN-13:9787301061077 
去豆瓣看看    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1.1 语言、语言学和方言的研究
  1.2 汉语方言的形式化研究
  第二章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方言”的内涵
  2.2 从生成语法的观点看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
  2.3 对汉语方言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
  2.4 题解:“汉语方言语法”
  第三章 语言差异的参数分析
  3.1 语言差异的研究基础:原则与参数理论
  3.2 最简方案
  3.3 显性参数化假定
  3.4 原则与参数理论对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性
  3.5 附录:一些基本的句法学假设
  第四章 语音/音韵的问题:倒置双宾语的形成
  4.1 引言:粤语的倒置双宾语
  4.2 粤语双宾语句的动词分类
  4.3 双宾动词的题元角色
  4.4 粤语倒置双宾语和介词省略说
  4.5 与格结构介词省略和动词题元角色的互动关系
  4.6 与格结构介词省略的参数差异
  第五章 词序的问题:与格结构的差异
  5.1 语言移位的事实和理论分析
  5.2 移位与词序差异的关系
  5.3 普通话和粤语的词序差异:差格结构的词序差异
  5.4 与格结构的介词短语移位
  5.5 动词移位的问题
  5.6 汉语和英语的词序差异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5.7 移位的参数差异
  第六章 词汇的问题:双宾语和词项的存在与否
  6.1 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分析
  6.2 汉语双宾语结构
  6.3 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关系
  6.4 双宾语结构:间接宾语移位
  6.5 F的形态
  6.6 缺乏双宾语结构的理论分析
  6.7 余论:如果你拥有,你不一定能给
  第七章 词汇的问题:被动句和词项特征的性质
  7.1 引言:普通话被动句的分类
  7.2 “被”的词类地位
  7.3 被动句施事主目的省略问题
  7.4 方言差异:被动动词的次范畴化
  7.5 词类特征的参数化
  第八章 结语
  8.1 对汉语方言差异的观察
  8.2 对汉语方言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语言学术语英汉对照表
  语言学术语汉英对照表
  邓思颖,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加州大学尔湾校区哲学博士。现执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担任香港语言学会第九任会长。目前主要从事句法理论、汉语句法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透过语言的比较,探索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参数差异,从而认识人类语言的普遍性。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研究汉语句法,哪怕是方言间小小的差异,都可以对一般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让汉语研究加入世界语言学理论的行列。本书利用生成语法学的参数理论分析汉语方言语法的差异。提出了“显性参数化假定”,对参数理论作出严谨的限制于显性的成分,除此以外,其他成分应该是一致的。本书以这个假定作为研究基础,主要比较了普通话和粤语的双;宾语结构、与格结构和被动句,并且揭示了汉语方言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得的发现对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整体面貌和窥探人类语言的深层特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