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药物的命名
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四、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政策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三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第四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第五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实验1 不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巴比妥类
二、苯二氮革类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 抗行为异常药
一、抗癫痫药
二、抗震颤麻痹药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一、抗精神病药
二、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第四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五节 中枢兴奋药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与分类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二、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一、M受体阻断药
二、N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
一、仅受体阻断药
二、p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
一、芳酸酯类
二、酰胺类
实验3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药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四、钙通道阻滞药
五、血管扩张药
第二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正性肌力药
二、其他药物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分类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一、NO供体药物
二、β受体阻断药
三、钙通道阻滞药
第五节 调血脂药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二、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第五章 内脏系统药物
第一节 消化系统药物
一、H2受体拮抗剂
二、质子泵抑制剂
三、其他消化系统药
第二节 呼吸系统药物
一、平喘药
二、祛痰药
三、镇咳药
第三节 血液系统药物
一、抗血栓药
二、止血药
三、抗贫血药
第四节 利尿药
一、强效利尿药
二、中效利尿药
三、弱效利尿药
四、渗透性利尿药
第五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第六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一、胰岛素
二、口服降血糖药
第六章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物
第一节 概述
一、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常见的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吲哚乙酸类
五、邻氨基苯甲酸类
六、芳基烷酸类
七、苯乙酸类
第七章 抗生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四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五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六节 氯霉素类
第八章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概述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节 抗结核病药物
一、概述
二、常用抗结核病药物
三、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磺胺药及抗菌增效剂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一、概述
二、常用抗真菌药物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一、概述
二、常用抗病毒药物
第六节 抗寄生虫病药物
一、概述
二、常用抗寄生虫病药物
实训1 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
实训2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第九章 抗肿瘤药物
第十章 甾体激素药物
第十一章 维生素
第十二章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配伍变化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实用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