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化学发展简史和无机化学简介
一、化学发展简史
二、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无机化学与人类健康
一、生命必需元素
二、中药中的无机化学
第三节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原子结构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
一、原子的组成
二、同位素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三、原子轨道能级图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保利不相容原理
二、能量最低原理
三、洪特规则
第四节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章 分子结构
第一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金属键
三、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一、范德华力
二、氢键
第三节 晶体及离子的极化
一、晶体
二、离子的极化
第四章 溶液
第一节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的分类
第二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溶液的配制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四、溶液的渗透压
第五章 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第一节 胶体溶液
一、溶胶的性质
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第二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性
三、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四、凝胶
第三节 表面现象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二、表面吸附
三、表面活性物质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热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化学平衡常数
三、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第七章 酸碱平衡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酸碱反应
三、酸碱的强度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三、同离子效应
四、盐效应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一、水的电离平衡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三、弱酸弱碱溶液pH的计算
四、酸碱指示剂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二、缓冲溶液作用原理
三、缓冲溶液pH的计算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学上的意义
第八章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
一、沉淀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
三、溶度积原理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一、沉淀的生成
二、分步沉淀
三、沉淀的溶解
四、沉淀的转化
五、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第九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一、氧化数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 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
三、能斯特方程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二、配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第三节 配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S区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碱金属
一、碱金属单质
二、碱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三、碱金属的盐类
四、离子鉴定
……
第十二章 p区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十三章 d区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十四章 矿物药简介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