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歌》与《南风歌》
伯夷叔齐《采薇歌》
美妙的神话传说
中国上古历史文献的集结——《尚书》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挚而有别”的恋歌——《关雎》
悲戚的戍征生活——《采薇》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春秋》《左传》“母与子”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战国策士的言论集结——《战国策》
中国第一“才子书”——《庄子》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忠贞品格的颂歌——《橘颂》
宋玉与《登徒子好色赋》
四面楚歌
高祖还乡歌《大风》
贾谊《吊屈原赋》与《过秦论》
枚乘与《七发》
文君夜奔相如
太史自陷囹■
史迁发愤著《史记》
扬雄悲书《反离骚》
刘氏父子校典籍
班氏兄妹成《汉书》
《越绝书》与《吴越春秋》
《两都》《二京》相辉映
蔡邕“倒屣”迎王粲
曹操重金赎蔡琰
“古直悲凉”数曹公
曹植七步成诗
王粲过目成诵
阮籍以酒任官步兵
刘伶纵酒放浪形骸
洛阳纸贵
汉代乐府
《孔雀东南飞》
花木兰代父从军
陶渊明《归去来辞》
采菊东篱下
世外桃源
江郎才尽
“四声八病”永明体
池塘生春草
澄江净如练
众家争撰《后汉书》
裴松之注《三国志》
刘勰与《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鬼之董狐”干令升
《世说新语》刘义庆
“山中宰相”陶弘景
王勃“覆被”悟“腹稿”
武则天赞《讨武■檄》
千古慨叹幽州台
七律独推《黄鹤楼》
布衣诗人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王绝句堪称道
边塞诗人数岑、高
天生我材必有用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三吏”“三别”垂千古
“李绝”与“杜律”
春风得意马蹄疾
贾岛“推敲”撞韩愈
陆羽与《茶经》
“弱马”“锦囊”苦李贺
一代文宗韩退之
子厚遭贬,寄情山水
前度刘郎今又来
白居长安“大不易”
李绅《悯农》传千古
欧、陆力辩“夜半钟”
风流才子杜牧之
无题胜有题
黄巢翰林皮日休
“花间”魁首温庭筠
由《长恨歌》到《长生殿》
由《莺莺传》到《西厢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
范仲淹借题规劝
欧阳修醉卧醉翁亭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柳三变“奉旨填词”
“三苏”举家出川
苏东坡“大江东去”
苏轼提携“四学士”
李清照“寻寻觅觅”
明诚夫妇比高低
壮岁旌旗拥万夫
家祭无忘告乃翁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语天然万古新
感天动地窦娥冤
王实甫钟情《西厢记》
小桥流水人家
《高祖还乡》
罗贯中纵情演《三国》
施耐庵闭门写《水浒》
吴承恩困穷撰《西游》
世情小说《金瓶梅》
冯梦龙发愤著《三言》
汤显祖泪洒《牡丹亭》
演《长生殿》洪异下狱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
写《聊斋》巧用鬼狐
《红楼》一把辛酸泪
田庐尽卖写《儒林》
纪昀与《四库全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顾恺之捐资百万
《洛神赋》图卷
《画品》与《书品》
莫高壁画与云冈造像
唐太宗追寻《兰亭序》
阎立本忍辱为画师
佛道画师吴道子
张旭颠与怀素狂
书法大家颜真卿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董叔达“一片江南”
崔子西画扇入朝
宋徽宗宣和画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竹锁桥边卖酒家
南宋绘画四大家
桀骜狂放梁疯子
书画兼工“大小米”
元初大家赵孟j顷
“逸笔草草”倪云林
“梅花屋主”王冕
明代主流画派——吴门四家
戴进与吴伟
白阳与青藤
董其昌“借古开今”
陈洪绶人物写意
八大山人与石涛
郑板桥与“扬州八怪”
徽班进京与京剧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