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第一章 绪论(1)1.1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目的和意义(1)1.2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要求(1)1.3 实验报告的写作(2)1.4 学生实验守则(3)第二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4)2.1 实验动物的种类(4)2.2 实验动物的品系(5)2.3 实验动物的选择(6)2.4 实验动物的编号及性别鉴别(7)2.5 实验动物的捉拿及固定(8)2.6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11)2.7 实验动物的麻醉(16)2.8 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方法(18)2.9 动物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动物手术的基本方法(20)第三章 常用实验仪器(25)3.1 常用的实验器材(25)3.2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7)第四章 医学机能实验学基本科研方法(51)4.1 医学机能实验学研究基本程序(51)4.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4)4.3 Microsoft Excel在机能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应用(64)4.4 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应用简介(79)第五章 离休器盲、组织功能实验(106)5.1 骨略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106)5.2 离体蛙心灌流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作用(108)5.3 某些理化因素及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112)5.4 药物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114)5.5 药物对离体主动脉条的作用(116)5.6 药物对离体子宫的作用(117)第六章 在体动物实验(119)6.1 蛙心起搏点、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119)6.2 生理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123)6.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心血管活动的影响(125)6.4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127)6.5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家兔消化道运动和分泌的影响(129)6.6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家兔尿生成的影响(132)6.7 可乐定的中枢降压作用(135)6.8 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及去大脑僵直(136)6.9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39)6.10 理化因素和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145)6.11 药物的镇痛作用(148)第七章 电生理实验(153)7.1 概述(153)7.2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155)7.3 蟾蜍心电(159)7.4 减压神经放电 (161)7.5 膈神经放电(163)7.6 大鼠离体胃电(165)7.7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168)第八章 动物病理模型实验(171)8.1 水肿(171)8.2 家兔高钾血症(173)8.3 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174)8.4 失血性休克(177)8.5 急性右心衰竭(179)8.6 呼吸衰竭(181)8.7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182)8.8 急性肾功能不全(184)8.9 有机磷酸醋类中毒及解救(187)第九章 人体机能实验(191)9.1 心音听诊(191)9.2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192)9.3 人体心电图(194)第十章 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197)10.1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197)10.2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06)10.3 尼可刹米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210)第十一章 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与实施(215)附录(218)附录一 各种动物人工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218)附录二 几种易变质药物溶液的配制、保存方法和中药制剂防腐剂的应用(220)附录三 常用试剂的干燥方法(221)附录四 常用的肌肉松弛剂(222)附录五 实验动物的一般常数(222)附录六 随机数字表(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