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作者:李军,李颖,史礼心 编著
出版:华夏出版社 2009.3
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页数:369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508048062
ISBN-10:750804806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目 录内容简介
      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新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和杂剧一样,也是元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称曲。为了把这种新的诗歌与剧曲即杂剧区分开来,人们名其为散曲。和诗词一样,散曲也是起源于民间,原是民间群众和艺人口唱的通俗小曲。由于多种原因,宋词发展到南宋末年,日益丧失了艺术生命力。入元以后,“俗谣俚曲”便大量涌现,而且进人了文人创作。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带来了新鲜的马上弹奏曲(包括乐器),散曲也从中吸取了有益的成分,在声乐曲调上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力,因而它取代了宋词的地位,成为当时最活跃的诗歌。
      散曲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中的小曲。小令每首通常只用一个曲子,每个曲子都有曲牌名,如“端正好”、“山坡羊”等。其句调长短不齐,几乎每句都押韵,押的是北方音韵,且一韵到底,但用韵较宽,平仄可以互相协韵。套数又称联套、散套或套曲,它是把同一宫调的许多曲子,按照一定的次序联缀成一个整体,描写或歌咏同一情节。套数中的各个曲牌必须押同一韵脚,以首曲为名,如[正宫·端正好]、[南吕·一枝花]等。套数的结构比较大,一套之中有时可多至二三十支曲牌。在小令和套数之外,还有带过曲,它的形式是:当写完一支小令后觉意犹未尽,再补写同一宫调的另一支小令,即一支曲子兼带另一支曲子。
      元散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以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卢挚成就最高,活动中心在大都。后期的著名曲家主要有贯云石、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张可久、乔吉等,其活动中心在杭州。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0)折扣价格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480天前更新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