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发展轨迹
作者:董玉华
出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1
定价:33.80 元
ISBN-13:9787811381344
ISBN-10:7811381346
去豆瓣看看 “次贷”危机篇
警惕美国信用卡业务出现第二个“次贷危机”
金融百货公司过时了吗?
欧美金融体系的病态及症结何在?
几家欢乐几家愁: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美国银行业的兴衰?
房地产金融篇
从美国“两房”看中国“救市”
从美国消费信贷征信体系看我国的征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从美国的REITS发展看未来我国房地产融资趋势
国外“三农”篇
市场·政府与农业·农民·农村金融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开拓农村“蓝海”市场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对农村合作金融及小额信贷的分析
外汇储备篇
从外汇储备的视角看国际货币体系的走向
对外汇储备职能及管理的思考
适量国际储备需求的定量研究
试析目前国际储备体制的基本格局和特征
美元会继续占主导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吗?
浅论国际储备资产构成的多元化
未来国际储备体制发展趋向展望
浅论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
对我国国际储备管理问题的探讨
试论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兼论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问题
国别(地区)金融篇
泰国金融体制的特点及其历史变化
英国金融管制的历史演变
希腊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问题探讨
韩国金融的国际化趋势
日本金融国际化的深层透视
论日本金融改革的多边宏观效应
意大利的金融结构·金融管制·金融创新
中国香港股票市场的发展、特点及作用浅析
试析中国台湾的“国际收支”调整
葡萄牙、希腊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问题探讨
试论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金融改革
外资银行与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
美国的债券银行分析
货币政策篇
试论工业国家金融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三种方案
欧洲货币体系一体化过程中的货币政策问题
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经验
综合篇
一种融资新技术——“信用证券化”透视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现状与未来
债券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其测量方法
核心竞争力:战略·文化·绩效·危机管理
从国外商业银行的运作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向
华尔街金融危机评论篇
从英美等国对商业银行注资看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
华尔街金融危机是否会是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的导火索?
美国楼市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都是贪婪、欺诈和无知惹的祸
金融危机折射金融的脆弱性提醒我们要关注金融安全
要韬光养晦沉着应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美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救市政策证明其改变了市场运作的一贯主张了吗?
反思次贷危机:正确对待虚拟经济和金融创新
董玉华,1966年生,江西九江人,经济学博士,先后在江西财经大学(1986)、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1991)、西南财经大学(2006)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高级访问学者,曾在世界银行、美联银行、瑞士银行和日本东海银行工作学习。曾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曾任中外合资财务公司董事、中方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三亚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目前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理事、恩比特经济论坛核心成员、湘潭市人民政府顾问、湖南郴州苏仙区人民政府顾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湖南长株潭试验区课题组成员。曾多次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做客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益言堂》关于环保和社会责任节目。在《经济要参》发表6篇三农的文章,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和政治》、《金融研究》等一流刊物和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5篇,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国工商时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文章数篇。许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和国研网转载。在我国较早提出“资产证券化”(1991)和产能、流动性“双过剩”(2005)、三农金融等理念。著有《超越干预和自我超越——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与矛盾的内生性分析》,参编或主编《外汇业务大全》、《国际金融百科全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外汇业务案例汇编》、《战略与发展》等著作。获得首届中国工商银行论坛论文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经济学会论文奖。
《国际金融发展轨迹》是作者的论文选编,收集的文章共分次贷篇、房地产金融篇、国外“三农”篇、外汇储备篇、国别金融篇、货币政策篇、综合篇七大部分,有些联系实际较紧,有些参考价值,有些则时过境迁,但作为金融历史还是具有一些历史价值,对于了解金融的发展变迁或许有些借鉴。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