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词(代序言)
教育史综合
老学科 新气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
The Role of the Historian of Education
空令岁月易蹉跎——我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史学新走向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
学校史研究与教育改革
当代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教育史研究
外国教育史研究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
对教育史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论教育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关于教育史研究方法的两点思考
关系澄明——教育史研究的战略思维
新时期教育史学科体系“三分法”的建构
教育口述史研究初探
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研究
浅议当前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困境与反思
有感于教育史研究中的“史论结合”
新方法抑或新教育史学——对教育史研究发展方向的一点看法
论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释过去,指导现在:论教育史研究与教育改革无法切断的联系
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史学科的问题与发展
中国教育史
鉴古知今与知今通古——以教育史研究中的科举评价为例
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论建构
儒家社会教育思想初探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摭论
何为“君子”?——试论孔子理想人格的内涵与现代价值
论儒学引领下学校伦理文化的构建与启示
论“师道尊严”与师生各正其名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清代状元与科举社会——以状元石韫玉为中心的叙事研究
浅谈唐代进士行卷的兴衰及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宋代教化的重心下移与组织重构
轮会与联属大会:明代书院讲会的新形式
试论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的基础教育
近代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的生成与特征探析
限制兼任教师与民国大学学术质量的提升
革故鼎新,兼收并蓄——论农村教育改革场域里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私立时期厦门大学教育学科的地位与影响
吴汝纶与张之洞课程观刍议
我国近代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特征初探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社会服务的特色研究
王云五的教育普及思想及实践初探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缘起论略
走向“和合人”——中国教育视域中人之形象嬗变初探
从《学堂笑话》看影响清末新式学堂的负面因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与可能探析——兼谈“农业破产论
从“教育”到“教育学”:清末国人眼中的教育学
澳门文化生态对教育史研究的意义
外文文献与教育史研究:以澳门教育史为例
关于中国教育史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问题·成因·应对——一基于对中教史教材分析的教育史学科建设
中国教育文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收藏——教育史研究新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史学术论文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地位——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以来发表
论文的量化分析
外国教育史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教育思想的支撑——简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西方教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