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
作者:牛蕊 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10
丛书: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页数:264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505899506
ISBN-10:7505899503
去豆瓣看看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经验研究综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变量指标及数据说明
第一节 变量指标说明
第二节 指标数据说明
第三章 国内需求、出口与就业
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模型
第二节 就业系数修正模型
第三节 模型的扩展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工资
第一节 委托工资法理论
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工资收入关系的经验模型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五章 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就业
第一节 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就业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 国际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理论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贸易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外包、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与工资
第一节 外包相关理论
第二节 外包、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牛蕊,1982年3月出生于山西高平,2003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并考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攻读研究生;2006年7月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至今,任教干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专业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当代财经》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教育部、商务部《国际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工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等多项研究课题。
《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包括9个部分。导言介绍了《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贸易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文献,在理论文献部分按照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轨迹整理,在实证部分按照国际贸易影响劳动力市场的3种不同途径进行整理;第二章对书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计量模型中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计算做出解释和说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的实证研究部分,第三章作为实证研究的铺陈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角度运用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测算了国内需求和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以便对内需和外需的就业创造效应有一个直观了解;然后,在第四、五、六章分别利用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按照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就业和劳动力需求弹性3个层面的影响测算了国际贸易的工资、就业差异化和就业风险效应;第七章作为实证研究的扩展,从中间品贸易角度测算了贸易对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影响;第八章是全书研究的归纳总结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