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导言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现实与未来/1
一、从师范到教师教育/1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现状/2
三、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4
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设计/8
第一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背景/12
第一节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社会背景/12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社会需求/12
二、教师教育终身化的时代需求/16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21
一、持续提升应用能力与效益的挑战/22
二、缩小数字鸿沟的挑战/23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挑战/23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24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概况/25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30
第二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现状/32
第一节 如何理解教师教育信息化/32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师/32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33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34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信息化/34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35
三、信息化教育:新的教育形态/36
第三节 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TPC)发展/40
一、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41
二、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发展阶段/42
三、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发展原则/43
四、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知能的评价/43
第四节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概要/44
一、教师教育过程信息化现状/45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48
第三章 教师信息素养/50
第一节 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构成/50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50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涵义/52
第二节 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56
一、信息意识方面/56
二、信息知识方面/57
三、信息能力方面/58
四、信息伦理道德方面/61
第三节 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估/61
一、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评估案例/61
二、国内教师的信息素养评估案例及其解析/63
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66
第四章 教师教育技术标准/68
第一节 技术标准之构成/68
一、基本的信息素养/69
二、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71
三、利用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的知识和能力/77
四、利用技术开展新的专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80
五、技术标准的四维结构组谱/85
第二节 国际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解读与比较/85
一、国际教师能力标准/86
二、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87
三、英国教师在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标准/89
四、澳大利亚教师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力标准/90
五、UNESCO技术整合能力标准/91
六、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93
七、比较与讨论/94
第五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实践/98
第一节 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模式/98
一、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培训模式/98
二、基于混合教学的培训模式/100
三、基于虚拟现场的培训模式/104
第二节 在线教师专业发展(oTPD):教师教育的新议题/110
一、导言/110
二、什么是oTPD/110
三、oTPD的产生背景/110
四、oTPD的相关研究/112
五、oTPD的潜在优势/114
六、oTPD面临的挑战/116
七、讨论/117
八、结语/118
第三节 教师教育管理的信息化/118
一、教师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118
二、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9
第四节 教育信息化的保障体系/121
一、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121
二、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的内层执行保障/122
三、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的外层动力保障/126
第六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培训案例/127
第一节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127
一、项目简介/127
二、项目分析/127
三、项目特点/129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140
一、项目简介/140
二、项目分析/141
三、项目特点/143
第三节 哈佛研究生院wIDEWor1d教师培训项目/155
一、项目简介/155
二、项目分析/156
三、项目特点/162
第四节 为学生的成功培养新任科学教师——美国eMsS教师在线专业发展项目述评/164
一、项目背景/165
二、项目的理论基础/166
三、项目的逻辑模型/166
四、eMSS在线环境/167
五、项目特点/171
第五节 1AMS:E-1earning中的互动学习设计系统/173
一、项目简介与分析/173
二、项目特点/178
第六节 培训项目的评估/180
一、项目评估的意义/180
二、项目评估的模型/181
三、项目评估的一般过程/183
附录一 部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84
一、国际教师能力标准/184
二、2008版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188
三、英国教师在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标准/189
四、澳大利亚教师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力标准/193
五、UNESCO技术整合能力标准/195
六、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95
附录二术语与定义/202
主要参考文献/205
后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