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丛书
作者:刘信君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9
页数:260
定价:42.00 元
ISBN-13:9787206057953
ISBN-10:720605795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先秦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华夷之辨”思想的萌芽
二、“华夷一统”思想的产生
三、“羁縻”思想的源起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华夷之辨”思想的产生
二、“华夷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羁縻”思想的雏形
第二章 秦汉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第一节 秦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秦朝的一统观
二、“夷夏之防”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汉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西汉“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二、王莽的“华夷观”
三、东汉时期“柔道理天下”的治边思想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汉族政权统治者”华夏正统观“及”华夷之辨“思想”
二、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以德相承“及”华夷之辨“思想”
三、各族统治者“用夏变夷”思想
第二节 隋唐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隋朝“混一戎夏”的治边思想
二、唐前期“四海如一家”及“羁縻”思想
三、唐后期“华夷之辨”思想
第四章 辽金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第一节 辽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正统观”的形成和实施
二、“因俗而治”思想
第二节 金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德运观”的确立
二、“夷可变华”及“华夷同风”的思想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第一节 元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天下一家”思想
二、“用夏变夷”思想
三、“大一统”史书的编纂和元朝的民族思想
第二节 明朝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天命论”中的正统观与民族观
二、“内中外夷”论与“华夷一家”论并存
三、“以夷治夷”思想
第三节 清前期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
一、“无分中外”的“大一统”思想
二、“从俗从宜”思想
三、“分而治之”思想
四、从“夷夏之防”向“中外之防”的思想转变
参考文献
后记
刘信君,男,汉族,1962年生,内蒙古赤峰人。1989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方志学会副会长。出版《毛泽东与东北解放战争》、《中国东北史》(第六卷主编)等十余部著作,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获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评奖一等奖4项。曾先后到中国台湾、韩国参加重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
杨雨舒,男,满族,1961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兼任吉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渤海史、辽金史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史研究动态》、《社会科学战线》、《北方文物》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丛书: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以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思想——“华夷一统”、“华夷之辨”、“羁縻而治”为主要内容,并根据历史的进程、政权的更迭、民族的兴衰、社会的进步,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各王朝在治理东北边疆过程中所运用的治边思想及其发展变化,宏观概括了其利弊得失与经验教训,弥补了以往中国东北史研究中这一领域的不足。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东北的疆域变迁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线索,可以说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