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
作者:孙立平,郭于华 主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3
页数:337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09712245
ISBN-10:7509712246
去豆瓣看看 导论:社会转型与下岗失业工人的底层化过程
一 关注改革的阶段性
二 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
三 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
四 资源的集中与强势精英群体的形成
五 资源的匮乏与底层社会的形成
六 社会结构显现种种断裂的迹象
七 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研究
第一章 制度的设计与制度的运作: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一 制度背景与制度实施的基本状况
二 制度实践与制度文本的偏离
三 从目标人群的角度反思制度
四 制度约束中的选择逻辑与参与行为
五 结语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单位型社区的衰落与底层群体的形成
一 案例背景:_[厂社区20年的转变历程
二 贫民区——走向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三 制度制造贫困、生产底层:一种结构性解释
第三章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
一 问题与理论
二 常态与变态
三 危机与适应
四 体验与认知
五 制度与实践
第四章 制度与参与:下岗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行为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已有研究与本研究的立场
三 研究假设
四 资料来源
五 基本状况描述
六 模型与方法
七 结论及政策意涵
第五章 制度封闭与保障失灵:下岗失业工人获得社会保障的困境
一 问题的产生与分析的进路
二 国家制度的逻辑及路径
三 制度封闭的过程、逻辑与机制
四 制度的封闭与建设开放社会
第六章 年轻的底层:新失业群体的出现
一 “新失业群体”研究:概念与意义
二 “新失业群体”生成的社会背景
三 “新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
四 “新失业群体”的“非工作生活
五 “新失业群体”的未来:面向下一代的发展
附录一 访谈个案选录
附录二 “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项目
基础数据报告
参考文献
孙立平,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留校任教于社会学系。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现代化、社会结构变迁、转型社会学的研究。学术成果颇丰,出版专著(含合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农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区建设研究》、((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郭于华,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转型社会学与农民口述历史的研究。主要学术作品有:专著《死的困扰与牛的执著》、《任乡野中阅读生命》、《仪式与社会变迁》(_丰编)等,及论文《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等。
社会转型和断裂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失业下岗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从现实出发、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设立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际动作的研究》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揭示制度与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实践中的互动过程,来进一步捕捉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逻辑和存在的问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