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河北与内蒙古地区土地政策变迁及其实效
作者:慈鸿飞,黄卫华 著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2011.12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509530832
ISBN-10:7509530830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19世纪河北与内蒙古地区土地占有状况
第一节 河北土地占有状况
第二节 内蒙古土地占有状况
第二章 20世纪初河北旗地开禁和内蒙古土地放垦政策实施
第一节 河北旗地开禁
第二节 内蒙古农地大放垦
第三章 20世纪前半期河北旗地和内蒙古垦地私有化政策及其成效
第一节 河北旗地的大规模私有化及其作用
第二节 蒙垦私有化政策及其成效
第三节 20世纪前半期河北与内蒙古地区矿业生产
第四章 20世纪后半期河北与内蒙古地区的土地制度变革及土地开发
第一节 河北与内蒙古地区的土地改革
第二节 河北与内蒙古地区的土地集体所有制
第三节 河北与内蒙古地区土地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的再次变革
第四节 20世纪后半期土地开垦政策和河北、内蒙古的农地矿地开发
第五章 农地制度效率分析
第一节 河北和内蒙古土改前后农地制度效率比较
第二节 河北省农地制度的效率分析(1952-1998年)
第三节 内蒙古农地制度效率分析(1952-1998年)
第四节 河北和内蒙古生产模式分析
结语
附录
附表1 河北省稻谷生产情况
附表2 河北省棉花生产情况
慈鸿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专长中国近代经济史和农村经济史研究,是中国大陆最早提出对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进行重新评价的重要学者之一,并对近现代中国土地制度问题作了极富创见的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4篇,2003年获中国高校(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黄卫华,男,汉族,江苏如皋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2000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师从慈鸿飞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教育经济学。
从20世纪40年代始,河北与内蒙古地区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都经历了集体化的过程。土地制度问题历来都是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因而河北与内蒙古土地制度也当然为学术界所关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