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西东鉴(自序)
辑中
汉魏六朝诗评(六篇)
对禁欲主义的反叛
——读郭沫若诗《Venus》
创造性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范例
——《管锥编》在古代文献注释领域的方法创新
中国乐学
——古代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乐一乐”观
对称:科学-艺术共通法则
——中国远古时代文化的启示
辑北
草原学者论
——为将生命化作民族精神的现代草原蒙古人高·阿日华而作
《乌珠穆沁蒙古人》读解
蒙古民族独特历史文化的产物——草原学者
满州学劄记:蒙古文献可以充实满洲学
——译读蒙古国学者沙·毕拉
辑西
法国文评(六篇)
法国诗评(四篇)
启蒙思想家看中国:慧眼及误判
——译注读解狄德罗论中国哲学
法国当代声诗人乔治·布拉桑斯
原非法兰西族属的法国文学家
辑东
文学与民族
当代中国作家的民族语言状况
毛泽东民族文艺观
——“中国人民族文艺观”研究之
北京文学的多民族性
“汉文学”称谓的意义
——文学民族性理论中的“汉文学”概念
雨果与杜甫:法、汉诗歌反衬艺术中的对比法
——雨果反题并比与杜甫反义对偶
现代巴勒斯坦人文学
——一个“新型民族”的文学
“德法境界”与“教授使命
——兼论为德、法和解奉献知识的德裔瑞士人约瑟夫·尤尔特
“文化”之本质属性唯一与概念本原多义
别辑
法布尔精神
人文情怀与文学境界
——《昆虫记》作者挑战什么
《昆虫记》与中国
探讨文艺规律的一种认识运动的深化
——对1981年诗歌创作理论探讨的思考
现代外国散文特征印象
——《外国散文名篇选读·后记》(节录)
《冰窗诗草》跋语
善且纯,至结晶
——读《康熙(御制清文鉴)研究》
坚持自然一人文生态优势观
——草原性-民族性价值在乌珠穆沁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太平洋南岸传来的母语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