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一章 文学概论
第一节 文学的学科属性
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
二、人文学科的对象和特点
三、人文学科的使命
四、本书的宗旨
第二节 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及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一、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二、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文学特征的全景扫描
一、非直观性
二、抒写范围的无限性
三、虚拟性
四、形象性
五、情感性
六、主体性
七、独创性
八、模糊性
九、象征性
十、审美性
第四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角度与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
一、文学欣赏的基本角度
二、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编 文学欣赏的角度
第二章 语言层面的感受与品味
第一节 音节的艺术功能
一、音节(音韵、节奏)与意味的关系
二、从音节入手把握作品意味
三、音节的艺术功能
四、音节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思考练习题
第二节 字词的暗含意味
一、字词的两种含义
二、字词的暗含意味举例
三、不同语种为什么不能全息对应互译
思考练习题
第三节 语气的把握
一、语气=情感、态度
二、文学作品的语气例析
三、把握语气对文学欣赏的意义
思考练习题
第四节 文体的奥秘
一、文体的含义
二、“文体”即“文学
三、从哪些方面入手把握文体
思考练习题
第三章 形象层面的观照与分析
第一节 意象:作家情感的客观对应物
一、什么是意象
二、意象乃作家情感的客观对应物
三、怎样通过意象欣赏作品
思考练习题
第二节 意境:心灵化的艺术空间
一、意境与意象的联系与区别
二、意境的特征
三、有意境者固然高,无意境者未必低
思考练习题
第三节 人物性格的基本类型
一、侧重于描绘人物的小说(人物小说)
二、人物形态分类
三、几点补充说明
思考练习题
第四节 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一、概述
二、通过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
思考练习题
第五节 人物形象与作者的关系
一、人物形象与作者的关系概述
二、从人物形象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哪些方面
三、从反面形象“看”作者
四、人物形象与作者关系的复杂性
思考练习题
第六节 性格丰富≠性格分裂
一、性格丰富≠性格分裂
二、区别人物性格是丰富还是分裂的标志是什么
思考练习题
第七节 把握故事情节
一、故事情节对于叙事作品的重要意义
二、怎样把握一篇(部)作品的故事情节
三、情节的基本形态
思考练习题
第八节 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一、关云长为什么不杀曹操
二、性格决定情节,情节展现性格
三、必要的补充
思考练习题
第九节 情节处理与作家的创作意图
一、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天网恢恢》谈起
二、作家创作意图与情节处理之关系
思考练习题
第十节 评价情节的基本原则
一、看情节是否符合生活逻辑
二、看情节是否符合作家的创作意图
三、看情节能否产生好的社会效果
第十一节 背景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一、背景的含义
二、背景的构成因素
三、背景的作用
四、几点必要的补充
思考练习题
第十二节 氛围的抒情性
一、什么是氛围
二、氛围的艺术品性
三、氛围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思考练习题
第四章 意蕴层面的悟解与阐释
第一节 意蕴的含义
一、什么是意蕴
二、意蕴与意义有什么不同
三、意蕴≠作品的立意≠作家的创作意图
思考练习题
第二节 意蕴的类型
一、文学作品的意蕴与人类精神生活
二、意蕴的主要类型
思考练习题
第三节 意蕴的多义性
……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综合元素
第六章 表现手法举隅
第七章 文学欣赏的原则
第八章 “人生”应当成为解读文学的独立视角之一
第九章 人生视角解读文学举例
第十章 借助文学透视人生举例
附录一 答读者问
附录二 综合练习(欣赏实践个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