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一、病原生物与免疫的由来与发展轨迹
二、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三、免疫与免疫学
四、学习指南
第二章 细菌概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二、细菌的结构
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细菌的变异
第三节 人体的微生态
一、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微生态
二、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三、机会性感染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性
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三、医院感染
第六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分类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第三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异物性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异种抗原
二、同种异型抗原
三、自身抗原_
四、异嗜性抗原
五、肿瘤抗原
六、超抗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一、免疫球蛋白
二、抗体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一、可变区的生物学活性__
二、恒定区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E
五、IgD
第五节 抗体的制备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第五章 补体
第一节 概述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
二、补体的理化性质及生成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补体系统的活化
二、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溶细胞、溶菌作用
二、调理作用
三、清除免疫复合物
四、炎症介质作用
第六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T细胞和B细胞
二、自然杀伤细胞
三、抗原呈递细胞
四、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节 细胞因子
一、概述
二、主要的细胞因子
第四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七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类型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__
四、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__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__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__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cD4+Th1细胞的作用
二、CD8+Tc细胞的作用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第四节 免疫耐受
第八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固有免疫
一、屏障结构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三、体液中天然的抗感染分子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第九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
二、Ⅱ型超敏反应
三、Ⅲ型超敏反应
四、Ⅳ型超敏反应
五、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三、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人工主动免疫
二、人工被动免疫
三、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抑制剂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二、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
第十一章 病原性细菌
第一节 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
二、链球菌属
三、肺炎链球菌
……
第十二章 病毒
第十三章 其他微生物
第十四章 人体寄生虫概论
第十五章 肠道寄生虫
第十六章 其他腔道寄生虫
第十七章 组织内寄生虫
第十八章 攻学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