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闽台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研究
作者:黄国盛
出版:海风出版社 2009.11
页数:453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805978932
ISBN-10:780597893X
去豆瓣看看 序言 汪征鲁
第一章 清代闽台开设对渡口岸之历史进程
第一节 闽台单口对渡
一、选择厦门与鹿耳门为对渡口岸的历史原因
二、单口对渡政策规定与管理
第二节 闽台双口对渡
一、选择鹿仔港与蚶江口为对渡口岸的历史原因
二、双口对渡政策规定与管理
第三节 闽台三口对渡与政策进一步放宽
一、选择八里坌与五虎门为对渡口岸的原因
二、三口对渡政策规定与管理
三、闽台对渡政策进一步放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配套政策:轻徭薄赋与蠲免
第一节 轻徭薄赋政策
第二节 蠲免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闽台官谷商运
第一节 商运兵、眷米谷
第二节 商运平粜官谷
第三节 商船配谷章 程
第四节 商运官谷遭风豁免政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民间贸易
第一节 台谷民间贸易
第二节 台湾其它物资生产与交易之分析
第三节 闽省对台物资交流分析
第四节 闽台与江浙、山东、广东等省经济交流
第五节 闽台与天津等地经济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闽商与台湾郊商的崛起
第一节 闽商崛起之历史机遇
第二节 闽商带动台湾郊商之发展
一、闽商与台湾郊商之地缘、血缘关系
二、台湾郊商实力增长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当局有关维护商民之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闽台航运与造船业之发展
第一节 闽台航运业之发展
第二节 闽台造船业之兴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闽台沿海城镇与港市的兴起
第一节 台湾城镇与港市的兴起
一、台湾城镇街市快速扩展的两种方式
二、台湾府治城建与台邑港市
……
第八章 移民浪潮与台湾田园开发
第九章 清代对渡时期台湾的水利建设
第十章 清代“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的历史启示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目录
后记
黄国盛,男,1952年2月16日出生于江西丰城。197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进修:1990-199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95-1998年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起先后任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院长、闽南科技学院(独立学院)院长等职务。主要从事近现代东南沿海经济、清代闽台对渡、海关史、海军史及福建古村镇等领域的研究。代表著《鸦片战争前的东南四省海关》(博士论文)受到史学前辈好评:戴逸先生称“内容充实,史料丰富,论点正确,颇有新意”;汪敬虞先生称“在占有原始材料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两方面都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采取了分析的态度,使得论文的理论框架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已发表《清代前期开海设关的历史地位与经验教训》、《论清前期闽台对渡贸易政策》、《论清代前期台湾社会“男有耕而女无织”》、《清代前期台湾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清代闽台“三通”及其历史影响》、《五口通商的内部动因》、《海关、关税和子口税》(合作,载于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法战争前的福建海军》、《闽江沿岸炮台与马江之战》(载于香港近代中国海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The Chinese HarltlmeCustoms in Transltion,1750 to 1830》(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代前期沿海海运与商贸规则的开创和发展》(载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闽东也有西双版纳》(合作)、《闽东桃源人间仙境--记周宁礼门峡谷》(合作)等论文60余篇。参加主编《近现代福州名人》(合作)、《中日甲午海战中方伯谦问题研讨集》(合作)等书。新著《清代闽台“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研究》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清代闽台“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研究》一书以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剖析及富有逻辑性的描述,厘清并彰显了海峡两岸这样一段历史: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统一台湾之后,果断地结束了长期施行的海禁政策,渐次实行开海贸易与闽台对渡……
《清代闽台“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