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政治形态研究
作者:刘强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9
页数:194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00499756
ISBN-10:7500499752
去豆瓣看看 前言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本选题的构想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政治形态分析
一、传统政治形态的形成
(一)封建社会以前的傣族概况
(二)传统政治形态的构建
(三)传统政治形态的特点
二、传统政治形态的政治权力结构
(一)政权组织
(二)政治制度
(三)政治过程
三、传统政治形态的经济基础
(一)分封制与份地制
(二)负担制度
(三)水利制度
四、传统社会政治意识
(一)君权神授
(二)官本位思想
(三)等级观念
(四)臣民意识
(五)多宗教信仰
五、傣族政治体系与其他政治体系的关系
(一)傣族政治体系与国家政治体系的关系
(二)傣族政治体系与南诏、大理政治体系的关系
(三)傣族政治体系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关系
第二章 新型政治形态取代传统政治形态
一、新型政治形态取代传统政治形态的历史必然性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三)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新型政治体系的建立
三、新型政治形态的特征
(一)人民民主专政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平等民族关系的建立
(四)过渡性
四、新旧政治形态的比较
(一)权力主体发生了变化
(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三)政治合法性来源发生了变化
(四)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
(五)政治过程发生了变化
(六)政治意识发生了变化
(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五、新型政治形态赖以巩固的基础
(一)新型政治形态的经济基础
(二)新型政治形态的社会基础
六、新型政治形态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章 新型政治形态的权力结构
第四章 新型政治形态的政治过程
第五章 新型政治形态的政治意识
第六章 西双版纳傣族政治形态的现代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刘强,汉族,1964年生,重庆人。1981年7月进入重庆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1985年7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89年9月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第一中学担任高中英语教师。1989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6月获得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至今,在云南行政学院校刊部从事编辑工作,期间于1999年开始创办《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年9月进入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从周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和民族政治。2007年7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西双版纳傣族政治形态研究》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西双版纳政治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处于演变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傣族政治形态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总结了傣族政治形态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西双版纳优秀政治发展的未来。整个研究,既是民族学与政治学的结合,也是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的结合,还是学术问题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