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
绪论文学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第一章 从文学的本质考察文学接受的理想态
第一节 对“反本质主义”的反驳
第二节 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探究
第三节 文学是“统觉”的语言性传达
第四节 文学艺术接受的理想态也是一种“统觉”
第五节 文学的自觉
第六节 文学本质观念的几种主要表现
第七节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第二章 文学接受构成论
第一节 纯粹审美的文学接受
第二节 带有功利性的文学接受行为
第三节 文学接受构成的历史维度
第三章 文学接受的主体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心理特性及应该具备的素养
第二节 理想态接受主体形成的设想——“迷狂”境界
第三节 “卡塔西斯”论
第四节 “迷狂”形成的过程
第四章 文学接受的客体
第一节 文学的载体——语言
第二节 对作品各个层次的接受“统觉
第三节 普通读者喜欢的几类作品
第四节 从《红楼梦》《百年孤独》看悲剧美对生命统觉的本质性意义
第五节 谈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人公
第六节 文学作品的三种形态
第七节 对“王朔骂金庸”事件的评析
第八节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第五章 文学接受方法、视角论
第一节 从“作品”出发的接受论一结构主义
第二节 从“世界”出发的接受论
第三节 从“作家”出发的接受论
第四节 从“读者”出发的接受论一接受美学
附录 接受实践
第一节 《红楼梦》接受
一、论《红楼梦》中绛珠草意象
二、刍议林黛玉的笑
三、试论《红楼梦》的“节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