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
作者:丛树海 主编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05.1
页数:588
定价:31.00 元
ISBN-10:7100043409
ISBN-13:9787100043403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财政风险和风险体系
1.财政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2.财政风险的类型与表现
3.我国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与传导机制
4.财政风险的传导机制
第二章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1.凯恩斯乘数相关理论简述
2.中国的IS-LM宏观经济模型估计
3.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作用乘数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
4.我国财政政策实际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5.近年积极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6.结论
第三章 政府内债及政策效应
1.我国国债政策的运用及评价
2.未来国债规模扩张的区间
3.政府偿债能力的分析与估计
4.对国债风险的认识和控制风险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政府外债及政策效应
1.外债定义及范围界定
2.我国外债的管理
3.我国外债的财政风险
4.我国外债财政风险的预测
第五章 公共部门负债规模和风险
1.财政赤字
2.我国政府债务
附录一 关于某省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的调查报告
1.该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概述
2.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3.调查结论
附录二 某市某区关于财政风险控制的实践
1.应用GFS对我国财政规模的调整
2.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
3.国有资产收益
4.其他收入
5.结语:关于中国公共部门财力规模的初步判断
第六章 公共部门实际可支配财力
第七章 我国财政周期性波动分析
第八章 我国财政风险预警系统
附录 当前我国财政风险的经验分析
后记 对我国中长期宏观财政政策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丛树海 男,1957年生,山东威海人,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1996年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进修战略管理;1998年3月赴英国伦敦证券学院、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等考察英国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审查管理制度。
主讲课程:《财政学》、《中国税制》、《国家预算》、《预算会计》、《财政理论与政策专题》、《财政支出专题研究》等。主要科研成果:《中国财政探索》(专著,获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专著,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财政学原理》(教材,获财政部优秀教材荣誉奖)、《中国宏观财政政策研究》(主编)、《公共支出分析》(主编)等。1994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第三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学类),1995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7年被评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引用大量的中外数据以及中外经济学者的论点,对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我国财政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对财政风险给予及时观测,为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包括三个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分为界定研究,是本课题的概论,主要对财政风险进行定义,分析财政风险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第二部分是实体研究,分别从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效应和财政风险表现的各主要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政府内债及其政策效应、政府外债及其政策效应,政府部门负债规模和风险、公共部门实际可支配财力、财政周期性波动的特点等。
第三部分是探索研究,即对我国财政风险进行预警研究,针对我国财政风险内涵和表现的主要方式,提出预警的思路、方法和指示体系,并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