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
作者:王元忠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6
页数:314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500488606
ISBN-10:7500488602
去豆瓣看看 导论(代序)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关系研究的话题形成
一 研究者的认知误局对于话题的遮蔽
二 鲁迅写作的实际表现及其话题建构的可能性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一章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一 个人经验的本原性诱发
二 时代风气的外在推动
三 写作目的的内在规范
第二章 鲁迅人生的民俗文化视野观照
一 生命初始时的民俗待遇
二 成长过程中的民俗事项:祭祀和看戏
三 婚俗的顺从和背叛
四 疾病与中医
五 死亡事件的民俗参与
第三章 鲁迅的民俗观
一 鲁迅民俗认知的相关背景
二 鲁迅民俗思考的具体内容
三 鲁迅民俗观的建构特点和价值
第四章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影响
一 民俗文化与鲁迅写作理论的关系发生
二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具体影响
三 鲁迅民俗思考的启示意义
第五章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及表现特征
一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
二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表现特征
第六章 鲁迅写作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措置
一 意义的措置
二 结构的措置
三 文体的措置
第七章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
一 鲁迅写作所体现出的两种民俗文化认知视域
二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
第三章 鲁迅的民俗观
一 鲁迅民俗认知的相关背景
二 鲁迅民俗思考的具体内容
三 鲁迅民俗观的建构特点和价值
第四章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影响
一 民俗文化与鲁迅写作理论的关系发生
二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具体影响
三 鲁迅民俗思考的启示意义
第五章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及表现特征
一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
二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表现特征
第六章 鲁迅写作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措置
一 意义的措置
二 结构的措置
三 文体的措置
第七章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
一 鲁迅写作所体现出的两种民俗文化认知视域
二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
第八章 鲁迅的民俗文化表现对于后来中国作家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王元忠,又名王元中,1964年生于甘肃甘谷。文学博士。现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在《十月》、《诗刊》、《星星》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多篇。曾参与多项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有专著《艰难的现代——中国现代诗歌特征性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多年来国家意识形态自我建构的特殊需要和过多人的参与,使鲁迅研究日益显现其发展的窘相。在关于鲁迅写作的众多言说之中,该书作者独辟蹊径,将其对鲁迅写作的思考置于中国文学现代化(或世界化)进程中现代作家对于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的对待态度之大背景下,从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影响、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措置、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等八个方面,对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书的写作材料丰富,结构谨严,分析细致,论证有力,以流畅且极富质感的文字表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为人们理解鲁迅写作并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发生发展,甚至民族国家现代作家现代性参与的复杂性等话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