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作者:王静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5
页数:270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00491859
ISBN-10:7500491859
去豆瓣看看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人地关系的学说史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史观
二 互动的人地关系
三 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传统文化
四 动态中发展的人地关系
第二章 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
一 封闭的滇西北一隅
二 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史
一 20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灾害
二 1950年代以来的自然灾害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前封闭的生存空间与民族社会
一 封闭的峡谷生存空间
二 自然环境对民族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 冲突与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前异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 西方文化的传人与发展
二 汉文化的进人与发展
第六章 社会制度与民族平等权利的发展
一 怒江峡谷地区的解放和人民政府的建立
二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社会进步
三 跨越历史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七章 沉重的代价: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人地关系史
一 传统生计方式的生态适应性
二 水土不适的先进耕作技术
三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四 关于环境治理的问题
第八章 资源可转化利用的有限性
一 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二 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
三 高经济价值的地质矿产资源
四 并非所有资源均可开发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王东昕,男,博士,副教授。1966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师从汪宁生教授学习民族学,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师从林超民教授学习中国少数民族史,2000年获专门史博士学位。自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人类学专业教学工作,并一直致力于有关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已独立出版著作2部,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人与自然》是作者努力将生态批评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尝试。作者的重点是考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及对人类自身、对所有生命存在价值的重新审视,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作为对以往文学作品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补充。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