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作者:陈乐民,史傅德 对话,晨枫 编译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1
页数:153
定价:16.00 元
ISBN-13:9787108031334
ISBN-10:7108031337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部分 公民社会
一 概念
二 神圣罗马帝国:公民社会初露端倪
三 公民社会:欧洲内战的产物
四 宗教改革、农民起义:什么对于公民社会更有意义?
五 17-19世纪的欧洲:一艘行驶在大海上却要重建的大船
六 民族主义与公民社会
七 20世纪后现代思想家、因特网
八 中西对比自我批判:教育和培训
第二部分 启蒙精神
一 苏格兰活跃的经济对启蒙的推动
二 启蒙的概念
三 思想多元化
四 法国大革命与启蒙的关系
五 对理性的理解
六 19世纪的欧洲
七 欧陆和英美传统
八 政党
九 欧盟建设—公民社会—启蒙精神
小结
后记
人名索引
陈乐民,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退休后继续研究、著述。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剧变和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主编并作者之一)、《欧洲文明十五讲》、《从一滴水看宇宙——莱布尼茨读本》、《文心文事》、《徜徉集》,以及译作并序:《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马勒布朗士著)等等。
史傅德(FredE.Schrader),原籍德国,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欧洲近代史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复辟与革命:1850-1858马克思的手稿》、《奥古斯特·戈山与法国大革命》、《莫斯科审讯的社会史》、《欧洲市民社会史(1550一1850)》、《民族国家以前的德意志(1648-1806)》、《法国大革命的语义史》等。曾获斯宾诺莎奖和法兰西学院政治与道德奖。
两位学者在平时的读书、写作生活中,向以挖掘史料、独立思考为乐事,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批判自己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在此,他们带着各自的观点、问题与疑惑,闲聊历史上的欧洲或中国。闲聊跨越时空,远眺17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围绕着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主题,聊及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市民文化、宗教、民族、市场经济、革命、政党、全球化等等诸多方面,也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