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哲学的位置
免于浩劫和绝望中的智慧
第一节 “思想助产术”——哲学的智慧
第二节 在物理学之后——什么是形而上学
第二章 古典哲学的历史地图
找寻思想之源的放大镜
第一节 庄子的蝴蝶
第二节 哲学家的城邦
第三节 教父的修道院
第四节 斯宾诺莎的镜片
第三章 人与大学:哲学的提问方式
开启理智大门的钥匙
第一节 认识你自己
第二节 永远的大学
第四章 上帝是谁
伟大睿智的秩序创造者
第一节 上帝的证明方式和途径
第二节 神学家阿奎那的宇宙论论证
第三节 大教主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第四节 神学的婢女与上帝的微笑
第五节 上帝之死
第五章 “我”知道什么
存在与感知中的沉思
第一节 柏拉图的“洞穴”
第二节 笛卡儿的“沉思”
第三节 王阳明的花
第四节 奥卡姆的剃刀
第五节 休谟的难题
第六章 人是什么
游走于万物的自由精灵
第一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二节 人是机器
第三节 人是立法者
第四节 人是超人
第五节 人是分裂的
第六节 人就是自由本身
第七节 人总是要死的
第八节 人的终结
第七章 用哲学统一德国
透视欧陆哲学的大本营
第一节 一个“迟到的国家”和它的思想
第二节 德国的古典哲学传统
第三节 康德——钟表里的革命
第四节 黑格尔和他的同学们
第五节 黑格尔的追随者——“青年黑格尔”派
第八章 现代哲学:回到事情本身
聚焦不同身影的凹透镜
第一节 胡塞尔——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
第二节 海德格尔——诗意地接近事物
第三节 西西弗斯的神话
第四节 解释学的循环
第九章 哲学与语言
冲撞理智符号的思维之家
第一节 白马非马
第二节 存在、语言与逻各斯
第三节 不可言说怎么办
第四节 语言学的介入
第十章 哲学与伦理学
端视苦乐良善的人生
第一节 伦理学与绝对命令
第二节 苦乐的计算
第三节 伦理的实例——为什么禁止克隆人
第十一章 哲学的终结
洞见“文化财产”的嬗变
第一节 后现代思想的兴起
第二节 解构主义:哲学的碎片
第三节 知识考古学
第四节 哲学的终结与未来
附录一 大师书单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