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全球化语境中有大学语文教育
第一编 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中国文学的“比较”认知
一、长相思(李白)
十四行诗·第一三○首(莎士比亚)
含蓄蕴藉的汉诗
二、红楼梦(节选)(曹雪芹)
红与黑(节选)(司汤达)
以外显内的古典小说
三、四郎探母(张君秋等)
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
虚拟、清醒的中国戏曲
四、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诗艺(贺拉斯)
散珠碎玉般的古代文论
第二编 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意义
一、女娲造人等传说(《山海经》等)
普罗米修斯的传说(希腊神话)
自我认知:我从哪里来?
二、女娲补天(《淮南子》)
挪亚方舟(《圣经·旧约》)
吉尔伽美什(节选)(古巴比伦史诗)
自我认知:洪水中再生
三、沙弥思老虎(袁枚)
腓力与绿鹅(薄伽丘)
生命意识:扼杀不了的人性
四、毛大福(蒲松龄)
野性的呼唤(节选)(杰克·伦敦)
生命意识:反思野性
五、宋定伯捉鬼(干宝)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生命意识:人鬼两域
六、耙耧天歌(节选)(阎连科)
百年孤独(节选)(马尔克斯)
生命意识:人间鬼蜮
七、金锁记(节选)(张爱玲)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节选)(劳伦斯)
生命意识:性的压抑和觉醒
八、木兰诗(北朝民歌)
熙德(节选)(高乃依)
家国情怀:女性的责任
九、乡愁(余光中)
无题(蒲宁)
家国情怀:难遣的乡愁
十、水调歌头(苏轼)
对月(歌德)
家国情怀:月的寄托
十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节选)(冯梦龙)
舞姬(森欧外)
生死爱情:弱女痴情
十二、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节选)(袁雪芬、范瑞娟、徐进)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
生死爱情:婚姻自主意识
十三、长恨歌(白居易)
相思把我一点一滴耗尽(彼特拉克)
生死爱情:嗟叹不足咏歌之
十四、雨巷(戴望舒)
红红的玫瑰(彭斯)
生死爱情:诗情缱绻
十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西风颂(雪莱)
人生百态:秋的感怀
十六、狂人之细布(释慧皎)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人生百态:“高贵”者的丑态
十七、钱神论(节选)(鲁褒)
雅典的泰门(节选)(莎士比亚)
人生百态:金钱的诱惑
第三编 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方法
第四编 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