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沙灾害
一、沙害的概念
二、风沙危害方式
三、沙害和治理方法类型
四、沙害和沙害防治研究历史回顾
第二章 风沙运动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近地风的性质
一、近地层风的紊动
二、风速沿垂直高度的分布
第二节 沙物质
一、机械组成和形态特征
二、化学成分和工程物理性质
第三节 风沙流的性质
一、风沙流形成机制
二、沙粒在气流中的运行
三、风沙流的结构特征
四、风沙流输沙能力
第四节 野外风沙观测
一、野外风沙观测常用仪器设备
二、常用风沙物理参数观测
三、地形形态变化观测
第三章 生物防沙
第一节 植被的物理意义和防沙原理
第二节 防沙植物的选择
第三节 沙区天然植被保护
第四节 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五节 防止风蚀的农业措施
一、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
二、旱农地区防治风沙危害的农业措施
第六节 人工植被固沙
一、人工植被建设和前期的沙面固定措施
二、沙生植物人工繁育
三、飞播植物固沙
四、灌溉、施肥
第七节 若干固沙植物种植技术要领
第四章 工程治沙
第一节 机械阻沙
一、挡沙墙
二、截沙沟
三、阻沙栅栏
四、防沙网
第二节 沙障固沙
一、草方格沙障
二、黏土沙障、砾石沙障和硬化沙埂沙障
三、沙袋沙障
四、散撒沙障
第三节 覆盖黏合固沙
一、覆盖物封闭固沙
二、黏合剂固沙
第四节 输导防沙
一、输沙断面
二、下导风工程
三、羽毛排导沙
第五章 中国防沙体系工程建设
第一节 对沙害的宏观控制治理工程
第二节 农田沙害防治工程
一、新疆和田,代表极端干旱地带绿洲沙害的防治
二、甘肃临泽平川,代表干旱地带绿洲周围沙害的治理
三、陕西榆林,代表半干旱地带农牧交错区西部沙害的防治与沙地的开发利用
四、内蒙古奈曼旗,代表半干旱地带农牧交错地区东部沙害的治理
五、河南延津及山东禹城等,代表半湿润地带黄淮海平原上斑点状沙害的治理
六、江西南昌,代表亚热带湿润地区河湖沿岸沙害的治理
七、广东福建沿海,代表热带湿润地区海岸沙丘的沙害治理
八、青海共和县沙珠玉,代表高寒地带沙害的治理
第三节 中国工矿交通沙害防治
一、包兰线沙坡头段铁路防护体系,代表流动沙丘地区铁路沙害防治
二、兰新线玉门段铁路防护体系,代表戈壁地区铁路沙害防治
三、塔里木沙漠公路和塔中油田防沙工程,代表极端干旱区流动沙漠地区工矿交通的沙害防治
四、东胜精煤矿区,代表半干旱沙地地区工矿开发建设中沙害的治理
第四节 群众在治沙中的创造
一、风力拉沙——前挡后拉
二、引水拉沙,削平沙丘造田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