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
作者:魏晓阳 著 何勤华 编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2.8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11838179
ISBN-10:751183817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引言
一 基本概念
(一)“生活”是什么
(二)法 法治与法律生活
(三)宪法诉讼与日本法律生活
二 主要研究路径
(一)文化基因理论
(二)“法律文化基因”
(三)制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模型
(四)“宪法鸿沟”及其研究方法
三 主旨及结构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
一 古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
(一)“民事领域的习惯法调整传统”
(二)法律的儒家化
(三)近代式权利意识的缺位
二 近代法律生活的突破与变革
(一)独立司法制度体系的建立
(二)国民选举权利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三)劳动权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三 制度突破的局限与传统文化的连续
(一)主权者恩赐的权利意识
(二)选举权意识的扭曲
(三)劳动权意识的变相
(四)司法审查的空白
四 结语——明治宪政缘何失败
第三章 和平宪法的制定
一 自主立宪——日本人对宪法制定的参与
二 两部宪法制定的比较
(一)公民参与的不同图景
(二)制宪权与传统文化
三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
第四章 司法审查制度的移植 发展与局限
一 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
(一)新生宪政文化的释放
(二)政府保守层的警惕与恐惧
二 司法审查制的实施
(一)司法审查制的消沉及原因
(二)传统文化的转变
三 首相参拜的个案分析
(一)政府保守层的反击
(二)大众宪政意识的提高
(三)法官意识的分流
四 “首相参拜案”的启示
第五章 和平生存权意识
第六章 选举权意识
第七章 劳动权意识
第八章 日本宪政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魏晓阳,1971年生,山西太原人。2001年、2004年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日本语言专业硕士、史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先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做访问研究。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媒介政策法规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宪政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市宪法学会理事。
在《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和《国际新闻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籍论文,其专著《: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透视日本宪玫的百年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获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四届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著作类最高奖)。
《比较法文丛17·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从宪法诉讼看日本法律意识变迁》以日本国民作为主体,通过宪法诉讼系统呈现了包括政府保守层、国会议员、法官在内的日本国民如何参与宪法的制定及运作的图景;分别以和平权、选举权、劳动权等宪政权利意识为专题,追溯了其在日本的历史发展变迁,并以此揭示日本宪政意识发生分歧的深层历史原因;通过比较日本历史不同阶段的宪法生活,彰显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法律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宪法制度的设计,而合理的宪法制度能够极大降低公民维权成本,促进公民的制度化参与并有助于形成社会法律意识和宪政文化。在此意义上,现代日本法律生活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关注和借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