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作者:申学锋 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8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514123074
ISBN-10:7514123075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编 晚清时期的对外开放(1840~191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外国对华商品输出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在华资本扩张
第三节 内忧外患下的财政经济危机
第二章 晚清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对外开放思想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自开商埠”:从个人主张到政府决策
第三节 “走出去”:鼓励华商参加国际博览会
第四节 外资外债政策的变化
第三章 晚清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变化
第二节 不同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自开商埠”政策的实施
第四节 各类外债的举借
第五节 清末中外合资企业的兴办
第四章 晚清对外开放的绩效评析
第一节 自开商埠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开放中的城市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科技的引进与中国科技的进步
第四节 外资外债与中国利权的丧失
第二编 北洋政府时期的对外开放(1912~1926)
第五章 北洋政府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一节 军费和债务的膨胀导致财政危机
第二节 对外开放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世界经贸格局的变化
第六章 北洋时期对外开放政策的走势
第一节 “利用外资,振兴实业”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 鼓励出口和争取关税自主
第三节 推动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
第四节 维持债信政策的出台
第七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不平衡发展
第二节 外资在华扩张: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例
第三节 自开商埠的进一步拓展
第四节 外债的借用及“借新还旧
第八章 对外开放的客观效应
第一节 外贸规模的增长与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国际收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第三编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对外开放(1927~1936)
第四编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对外开放(1937~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申学锋,1973年出生,河北邯郸人,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出版专著《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转型中的清代财政》,合著或参编著作3部,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财经报》、《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参考》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现供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其一,近代历届政府对外开放思想的演进与政策的变化;其二,近代对外开放区域的发展,重点是约开口岸到自开商埠的转变;其三,近代利用外资的大体情况,包括历届政府借用外债、外国在华投资等;其四,近代对外贸易的变化,包括外贸规模、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各国在中国外贸格局中的此消彼长等;其五,不同时期对外开放的客观效应,包括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