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文书系·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
作者:黄科安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9
丛书:培文书系
页数:395
定价:55.00 元
ISBN-13:9787301230107
ISBN-10:7301230109
去豆瓣看看 绪言
第一章 二十年代外国散文译介与现代散文的观念重建
第一节 “五四”知识者积极探寻域外散文资源
一、现代散文译作的先声
二、“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译作
第二节 “Essay”的译介与现代散文的观念建构
一、“五四”文坛对“Essay”的引入与效应
二、思想观念的现代建构:“自我人格”和“批判意识”
第二章 三十年代外国散文译介与现代散文的视域拓展
第一节 小品散文译作的拓展与深入
一、以《骆驼草》、《文艺月刊》、《青年界》等为代表的散文译品
二、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为代表的论语派散文译品
三、日本随笔的翻译与介绍
四、从“Essay”到小品文提倡
第二节 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派散文的异军突起
一、《现代》杂志与“现代”意味的散文译品
二、《西窗集》:西方现代性散文的译介窗口
三、《水星》散文作家群与西方现代主义
第三节 左翼资源与现代散文新领域之开拓
一、左翼知识者与西方报告文学的译介
二、科学启蒙与科普作品的输入
第三章 四十年代外国散文译介与现代散文的偏至发展
第一节 域外文学散文的译介与传播
一、“林氏刊物”散文译品的流风余韵
二、以《辅仁文苑》、《中国文艺》、《艺文杂志》为代表的北平散文译品
三、散落在国统区、沦陷区杂志的其他文学散文译介
第二节 西洋杂志文的兴盛与影响
一、林语堂与“西洋杂志文”的倡导
二、“西洋杂志文”在战时中国的译介
三、“西洋杂志文”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第三节 苏俄散文译品的崛起与独尊
一、左翼知识者是苏俄文学翻译的主体力量
二、以《野草》、《中苏文化》等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化界对苏俄散文译介
三、以《解放日报》等为代表的延安文学界对苏联散文的译介
第四章 现代知识者与外国散文译介之关系
第一节 鲁迅:推动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
一、建树卓著的散文译介大师
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精神资源
三、现代杂文:社会改造和思想启蒙之利器
第二节 周作人:随笔的现代性转换与创造
一、“Essay”译介与现代随笔观念的重建
二、“爱智者”批评标尺的重构
三、修辞策略的统摄与制衡
……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言说方式与话语实践
第六章 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现代散文文类之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黄科安,泉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泉州市“桐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等5部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
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培文书系·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着眼于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者如何推动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从“译介”这一崭新的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勾勒出域外散文的翻译概貌;从根源上探讨中国散文在遭遇西方现代性后,产生一系列与散文相关的言说方式、审美趣味和创作原则;关注中国知识者在现代散文领域中的话语实践,透过“翻译的政治”,深究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中国知识者对散文品类的输入、移植和创化,进而清理出散文话语的生成机制和艺术特点。
总之,《培文书系·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站在中西比较视野角度,旨在提炼出符合中国现代散文自身发展规律的观点和范畴,并尝试建构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散文理论话语和批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