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学传播学系列教程:电子媒体导论
作者:(美)Joseph R.Dominick,Fritz Messere,Barry L.Sherman,(中)张海鹰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4
页数:256
定价:32.00 元
ISBN-10:7309048962
ISBN-13:9787309048964
去豆瓣看看 总序
中文版前言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史
1.1 发明家
1.2 经营和管理
1.3 广播的发轫
1.4 广播的快速发展(1920年代)
1.5 广播的黄金时代(1930-1948)
1.6 电视
1.7 广播的调整时期
1.8 电视的成长(1953-1962)
1.9 电视的稳定期(1963-1975)
1.10 电视的变革(1975-1999)
1.11 视频时代的广播
1.12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
小结
第2章 有线电视和因特网的发展史
2.1 有线电视的故事
2.2 有线电视的其他种类
2.3 中国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2.4 因特网和万维网(WWW)
2.5 因特网在中国
小结
第3章 音视频技术
3.1 媒体技术的基本原则
3.2 信号处理的步骤
3.3 步骤一: 信号的生成
3.4 步骤二: 信号放大和处理
3.5 步骤三: 信号传输
3.6 步骤四: 信号接收
3.7 步骤五: 信号的储存和重现
小结
第4章 今日美国广播
4.1 今日广播中的三个“C”: 竞争、合并与控制
4.2 今日广播节目
4.3 今日卫星广播
4.4 广播电台的组织结构
小结
第5章 今日美国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
5.1 美国电视台的种类
5.2 广播电视网
5.3 地方电视台
5.4 电视台的所有权
5.5 公共电视
5.6 有线电视
5.7 直播卫星(DBS)
5.8 电视台的组织结构
小结
第6章 今日因特网和新媒体
6.1 因特网向大众传媒的转变
6.2 因特网基础
6.3 因特网和广播电视
6.4 发展前景
小结
第7章 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的经营管理
7.1 电子媒体的竞争
7.2 广播电视销售实务
7.3 广播电视销售的其他方面
7.4 中国广播电视的管理经营
小结
第8章 美国广播节目编排
8.1 广播电台的管理和类型设计
8.2 广播节目编排矩阵
8.3 广播节目的制作模式
8.4 电台与音乐广播的类型化
8.5 “类型空白”
8.6 新闻/谈话和体育类节目的编排
8.7 非商业性广播电台的节目编排
小结
第9章 美国电视节目编排
9.1 美国电视新闻简史
9.2 今日电视新闻
9.3 电视新闻团队: 电视新闻的管理结构
9.4 电视新闻可信度的瓦解?
9.5 电视娱乐节目
9.6 广播电视网: 四加三
9.7 电视辛迪加系统
9.8 地方电视节目编排
9.9 电视节目编排策略
小结
第10章 广播电视媒体的监管和自律
10.1 美国广播电视媒体监管的历史回顾
10.2 联邦通信委员会及其职能
10.3 其他有关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的联邦法律
10.4 广告监管
10.5 广播电视媒体的自律
10.6 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法制建设和道德自律
小结
第11章 收视率与受众反馈
11.1 受众研究的历史
11.2 收视率处理
11.3 收视率的准确性
11.4 收视率的使用
11.5 收视率调查技术的新发展
11.6 其他受众调查
11.7 因特网受众调查
11.8 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
小结
第12章 电子媒体的传播效果
12.1 电子媒体的效果研究
12.2 媒介效果理论
12.3 视频暴力
12.4 对现实的感知
12.5 广播电视与美国政治
12.6 电视与学习
12.7 电视与亲社会行为
12.8 因特网的社会影响
12.9 未来: 社会的关注
小结
第13章 国际广播电视和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
13.1 电子媒体体制之比较
13.2 其他国家的电子媒体
13.3 国际广播的历史回顾
13.4 国际广播电台
小结
中文版后记
约瑟夫·R·多米尼克(Joseph R.Dominick),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教授,电信系负责人。1966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l97O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纽约城市大学任教四年,以后任教于佐治亚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自1980年至l985年,曾担任广播电视电影专业的负责人。此外,他还兼任一些机构的媒体顾问。
弗里茨·梅瑟(Fritz Messere),美国奥斯威戈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主任、广播和电信专业教授。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l971年获学士学位,l976年获硕士学位。他有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曾担任一位FCC成员的兼职助理,并且是全国农村电信政策研究所的专家组成员。
巴里·L·谢尔曼(Barry L.Sherman,1952—2000),生前为佐治亚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教授,自1986年至l991年任电信系主任。此外他还是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学会、国际广播和电视协会以及广播电视传播博物馆成员。
张海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L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卡的夫学院,获新闻学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曾任记者、编辑、国际部主任,曾参与筹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台并主持工作。1993年加入香港《大公报》,任该报驻上海办事处主任,高级记者。1998年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
《复旦博学传播学系列教程:电子媒体导论》以《电子媒体导论》英文版第五版为蓝本,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因特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以美国电子媒体为主要对象,涉及电子媒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内容编排、经营管理、监管自律、受众研究、传播效果以及国际传播等。中国电子媒体的相关内容也有所涉及。
《复旦博学传播学系列教程:电子媒体导论》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适合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师生使用,对广播电视和网络传播从业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