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平等的法律调控
作者:郭兴利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2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16104323
ISBN-10:7516104329
去豆瓣看看 导论
第一章 不平等的概念界说与根源探究
第一节 不平等的概念
一、平等观概览
二、不平等的含义
三、 不平等的类型
第二节 不平等的根源
一、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二、不平等的思想根源
三、不平等的制度根源
第二章 不平等的表征:以权利为视角
第一节 经济领域的不平等
一、就业权
二、公正和优惠的报酬权
三、休息和休假权
第二节 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参与民主决策权
三、批评监督权
第三节 社会领域的不平等
一、受教育权
一、社会保障权
第三章 不平等法律调控的缘由
第一节 不平等的合理限度的界定
一、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二、不平等的合理限度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不平等法律调控的必要性
一、法律调控有利于遏制极端不平等
二、法律调控有利于抑制均等
第三节 不平等法律调控的可能性
一、法律的强制性使不平等的法律调控成为可能
二、建设法治国家使法律调控不平等成为可能
第四章 不平等法律调控的途径
第一节 强化基本权利的功能以调控不平等
一、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对不平等的调控
二、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对不平等的调控
三、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对不平等的调控
第二节 平衡非基本权利的差异以调控不平等
一、立法中的差别对待对不平等的调控
二、执法中的倾斜保护对不平等的调控
三、司法中的权利平衡对不平等的调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郭兴利(1975-),男,重庆璧山人,法学博士,现为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篇,主持厅级项目4项。荣获淮安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淮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奖2项,淮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奖1项。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淮安市“十百千”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选。
人类虽然在不断地追求和实现平等,但仍然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平等。问题是,不平等真的应该被全部消除吗?《论不平等的法律调控》的研究表明,一定限度内的不平等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即一定限度内的不平等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不平等调控在这一限度之内。我们认为,通过强化基本权利的功能以调控不平等和平衡非基本权利的差异以调控不平等两条路径,法律可以将不平等调控在一定的合理限度之内,进而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