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化工热力学的范畴
1.2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中的重要性
1.3 化工热力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化工热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
1.5 如何学好本课程——写给同学们
习题
第2章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2.1 纯流体的p—V—T关系
2.1.1 T-V图
2.1.2 p—V图
2.1.3 p—T图
2.1.4 p—V—图
2.1.5 流体p—V—关系的应用及思考
2.1.5.1 气体液化和低温技术
2.1.5.2 制冷剂的选择
2.1.5.3 液化气成分的选择
2.1.5.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2.2 流体的状态方程
2.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2.2 气体的非理想性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3.1 一vanderWaals(vdW)状态方程
2.2.3.2 Redlich—Kwong(RK)方程
2.2.3.3 Soave—Redlish—Kwong(SRK)方程
2.2.3.4 Peng—Robinson(PR)方程
2.2.3.5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通用形式和应用
2.2.3.6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解题方法
2.2.4 virial(维里)方程
*2.2.5 多参数状态方程
2.2.5.1 Benedict—Webb-Rubin(BWR)方程
2.2.5.2 Martin-Hou(MH)方程
2.3 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
2.3.1 对应态原理
2.3.2 两参数对应态原理
2.3.3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2.3.4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法
2.3.5 普遍化第二virial系数法
2.4 液体P-V-T关系
2.4.1 饱和液体摩尔体积V
2.4.2 液体摩尔体积
2.5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2.5.1 混合规则
2.5.2 虚拟临界参数法和Kay规则
2.5.3 状态方程的混合规则
2.5.3.1 气体混合物的第二virial系数
2.5.3.2 气体混合物的立方型状态方程
2.6 状态方程的比较、选用和应用
2.6.1 状态方程的比较和选用
2.6.2 状态方程的应用
本章小结
创新的轨迹:状态方程—低温技术—超导—磁悬浮列车之间的关系
本章符号说明
习题
第3章 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3.1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3.2 焓变和熵变的计算
3.3 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图和表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说明
习题
第4章 溶液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4.1 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
4.2 偏摩尔性质
4.3 混合变量
4.4 逸度和逸度系统
4.5 理想溶液
4.6 活度及活度系数
4.7活度系数模型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说明
习题
第5章 相平衡
5.1 相平衡基础
5.1.1 相平衡判据
5.1.2 相律
5.2 互溶系统的汽液平衡计算通式
5.3 汽液平衡
5.4 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5.5 溶液的稳定性与液液平衡
*5.6 其他类型的相平衡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说明
习题
第6章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6.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6.1.1 稳流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6.1.2 稳流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简化及应用
6.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6.2.1 熵增原理与熵产生
6.2.1.1 熵增原理与过程的不可逆性
6.2.1.2 熵流和熵产生
6.2.2 熵平衡方程式
6.3 理想功、损失功和热力学效率
6.3.1 理想功
6.3.2 损失功
6.3.3 热力学效率
6.4 有效能
6.4.1 能量的级别与有效能
6.4.1.1 化工生产中涉及的几种主要能量形式
6.4.1.2 能量的级别(品位)
6.4.2 稳流过程有效能计算
6.4.2.1 物理有效能的计算
6.4.2.2 化学有效能的计算
6.4.2.3 有效能与理想功的异同
6.4.3 不可逆过程的有效能损失与无效能
6.4.4 有效能平衡方程式与有效能效率
6.4.4.1 有效能平衡方程
6.4.4.2 有效能效率
6.5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及合理用能
6.5.1 热力学分析的三种方法
6.5.2 典型化工单元过程热力学分析
6.5.2.1 流体流动过程
6.5.2.2 传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6.5.2.3 传质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6.5.3 合理用能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本章符号说明
习题
第7章 压缩、膨胀、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7.1 气体的压缩
7.1.1 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7.1.2 压缩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7.1.2.1 等温压缩过程
7.1.2.2 绝热压缩过程
7.1.2.3 多变压缩
……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