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机遇”研究
作者:李妍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2.9
定价:18.00 元
ISBN-13:9787309091595
ISBN-10:730909159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本书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主要创新
一、构建了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
二、构建了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指标体系
三、开发了“中国金融危机机遇挖掘原型系统”
四、模型专为中国而设计
五、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的金融危机传导问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基础知识
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行为金融学
一、心理因素对经典金融学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发展简介
三、行为金融学对心理因素的抽象描述
第二节 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简介
一、经典预警模型研究及构建思路总结
二、新型预警模型分析
三、现有预警模型对中国的适用情况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传导机理分析
一、金融危机源
二、金融危机传导对象
三、金融危机在不同载体间的传导过程
第二节 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一、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二、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金融渠道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三、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资本渠道传导中的作用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
第一节 构建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
一、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作用点
二、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构建思路
三、构建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
四、中国金融危机“机遇”模型的优缺点
……
第五章 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六章 依据“机遇”模型开发“中国金融危机机遇挖掘原型系统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物联网环境应用价值展望
参考文献
李妍,上海财经大学博士,2005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作访问学者。参与编写三部教材:《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原理》、《电子商务英语》。
金融危机传导是国内外金融领域研究者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金融危机“机遇”研究》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研究国外发生金融危机后,我国如何进行抵御,将其传导到我国的影响降至最小。现有的研究侧重于危机指标监测,而我国近年来来发生过大规模金融危机,更多的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困扰,故应用现有模型只能是以相似国家作为参考,无法真正验证对我国的适用性。本书则从“机遇”的角度构建了中国金融危机传导“机遇”模型,在国外金融危机刚刚发生时迅速发掘我国的机遇点,调整国内经济运行,引导其向抵御金融危机的方向发展,并开发了应急系统显示危机发生后的政策调整过程,在未来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应对工作中,为我国政府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金融危机“机遇”研究》可作为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信息学等专业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的前沿专题教材。对于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软件化,本书也可作为颇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