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共8册)

目 录内容简介
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乃至普通百姓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共8册)(精)》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不者等等名家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资治通鉴(共8册)(精)》是其必藏的珍品典籍。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共8册)(精)》,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共8册)(精)》都有极高的评价。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资治通鉴(共8册)(精)》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醒世人。
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但也运用了一些纪传体的手法,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人物的事迹,有很多事则是直接以人物冠其首,不仅仅标志出其作为、业绩、性格、意趣、也阐绎出其成功与失败的诸多因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资治通鉴(共8册)(精)》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醒世人。
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但也运用了一些纪传体的手法,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人物的事迹,有很多事则是直接以人物冠其首,不仅仅标志出其作为、业绩、性格、意趣、也阐绎出其成功与失败的诸多因素。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