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
1.3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提出和发展
1.4.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概念
1.4.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1.4.4 国内外实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特征调查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河流、湖泊
2.1.5 水土流失
2.2 自然生态系统特征
2.2.1 植被及生态系统
2.2.2 植物
2.2.3 动物
2.2.4 自然生态系统特征
2.3 社会经济及资源利用特征
2.3.1 社会发展
2.3.2 经济发展
2.3.3 资源利用
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
2.4.1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2.4.2 示范区生态系统主要威胁因子分析
2.4.3 保护状况及成效
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评估
3.1 管理机构和能力
3.2 管理制度和机制
3.2.1 生态管理规章制度
3.2.2 管理体系和机制
3.2.3 生态系统管理状况综合评估及建议
4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4.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与内涵
4.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利益相关者分析
4.2.1 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4.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4.2.3 主要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
4.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4.4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4.5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和方法
4.5.1 手段
4.5.2 方法
4.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
5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策略研究
5.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
5.1.1 规划性质
5.1.2 规划范围和年限
5.1.3 规划目标
5.1.4 主要任务
5.2 空间管理引导策略
5.2.1 禁止开发区
5.2.2 限制开发区
5.2.3 优化开发区
5.2.4 重点开发区
5.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构、机制和制度建设
5.3.1 跨部门协调管理机构、机制及制度
5.3.2 村规民约制度建设
5.3.3 社区共管制度建设
5.3.4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制体系
5.4 可持续发展替代生计开发
5.4.1 替代经济作物和林木示范推广
5.4.2 替代能源推广
5.4.3 生态旅游试点
5.5 现有项目综合协调优化
5.5.1 农业结构调整
5.5.2 现有项目优化
5.6 公众教育和宣传
5.6.1 目的及框架
5.6.2 预期目标
5.6.3 内容及活动
5.7 信息管理与监测评估系统
5.7.1 综合生态系统信息管理
5.7.2 监测评估系统
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示范和优化
6.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示范
6.1.1 管理机构建设
6.1.2 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
6.1.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运用
6.1.4 保护区建设
6.1.5 可持续发展替代生计
6.1.6 公众教育与宣传
6.1.7 信息管理和监测评估体系建设
6.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优化
6.2.1 空间布局优化
6.2.2 保护区建设策略优化
6.2.3 生态保护项目优化
6.2.4 替代生计项目协调优化
6.2.5 生态旅游项目协调优化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1.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7.1.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
7.1.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
7.1.4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策略示范及优化
7.1.5 不足之处
7.2 展望
附录1 老君山片区植物、动物名录
附录2 拉市海片区植物、动物名录
附录3 示范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制度
附录4 示范区环境保护村规民约范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