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问答
作者:徐恒志 著
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6.1
页数:202
定价:25.00 元
ISBN-10:7542111116
ISBN-13:9787542111111
去豆瓣看看 佛教常识问答
学佛随笔(上篇)
学佛随笔(下篇)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一、前言
二、宇宙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一)事物现象的研究
(二)生命之流
(三)“我”是谁!
(四)惑、业、苦
三、一个重要的关键——建立对心性的认识
(一)释性
(二)释心
(三)心、物和性的相互关系
四、关于实践问题
(一)学佛的目的
(二)学佛的几个基本条件
(三)修心的一般法则
(四)介绍一种简要的修法——观心
(五)人事磨炼
(六)另一个妙法念佛
五、几种对佛教不正确思想的批判
(一)佛法不同于哲学上的唯心论
(二)不是单纯的“劝人为善”
(三)不是消极逃世
(四)不是神道设教
六、结论
怎样实践佛法?
一、学佛者的苦闷
二、实践的重要
三、实践的宗旨
四、实践的意义
五、实践的方法
(一)修法总说
(二)扼要介绍几种主要的修法
1、参禅
2、观心
3、修密
4、念佛
(三)论修持方法的统一性
六、实践的过程
……
七、后记
徐恒志,居士,1915年生人,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25岁到能海上师处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同时,得王骧陆居士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1945年随王骧陆居士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20世纪50年代,在洁定法师座下受瑜珈菩萨戒,并为当时《觉讯》月刊撰稿。20世纪80年代起,徐老在上海佛教居士林、厦门闽南佛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处演讲佛教,20世纪90年代曾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弘法他的著作《佛教常识问答》语言质朴,深入浅出,对现代人在学佛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契理契机的回答,读来如沐春风,非常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是接引初机和深入研习佛法的优秀读物。署名定真的《静坐入门》也在内地有大量流通,接引学人无数,影响十分广泛,其它著述还有《心经的理论和实践》、《佛教的人生价值观》、《法藏碎金》、《中国历代养性进德格言、诗偈、楹联》等。徐老现已91岁的高龄蛰居沪上,仍然为法忘躯,笔耕不辍,普利群机,令人敬仰。现任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八届咨议委员,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等职务。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