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
作者:傅道彬 (作者), 于茀 (作者)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
丛书: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页数:309
定价:24.00 元
ISBN-10:7301054092
ISBN-13:9787301054093 
去豆瓣看看    阅读说明
  总序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引论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第一章  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
  三、文学的两个世界
  四、结语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艺术吗?
  一、“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需要辨析的命题
  二、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介
  三、文学的超语言性
  四、结语
  第三章  是羹的还是真的?
  一、从柏拉图驱逐诗人说起
  二、亚里士多德为诗辩护的理沦息义
  三、鲍姆嘉通的误解
  四、康德的“批判哲学”与“美的分析”
  五、黑格尔“艺术解体论”引发的思索
  六、海德格尔与艺术真理的重新划界
  七、中国人的先见之明
  八、结语
  第四章  是闲暇的游戏还是布道的牧师?
  一、方法与问题
  二、文学与娱乐
  三、文学与教育
  四、文学与心理
  五、文学与精神
  六、结语
  第五章  作品=内容+形式吗?
  一、内容形式“二分法”
  二、同样面临困难的新观点
  三、中国传统文论:可能开发的资源
  四、结语
  第六章  作家创造了什么?
  一、形象与意象
  二、意象与超象
  三、典型与意境
  四、豪放与婉约
  五、素朴与感伤
  六、神思与妙悟
  七、结语
  第七章  文学之树是长成的
  一、文学的起源
  二、文学体裁的几个理论问题
  三、诗歌
  四、小说
  五、散文
  六、戏剧文学
  七、影视文学
  八、结语
  第八章  读者的创造与被创造
  一、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
  二、作为对象的读者
  三、作为主体的读者
  四、文学评价
  五、结语
  余论面临挑战的21世纪文学
  一、商品化
  二、影视与网络的冲击
  三、文学如何可能?
  阅读书目
  傅道彬,男,1960年出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献学博士。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出版《晚唐钟声》、《外诗论笺》、《歌者的乐园》、《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等学术著作,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于茀,男,1964年生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出版著作《艺术的位置》,在《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关于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本体论问题》、《美学与文化二重性问题》、《郭店楚简引诗补释》等论文20余篇。
  傅道彬、于茀在写这《文学是什么》的时候,刚好敲响21世纪的钟声。在一个崭新而伟大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还面对一个古老面复杂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其实,回答这样的问题如同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艺术等问题一样,是个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即使再追问一千次,还会有一千零一种答案。其实,对那些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们来说,可能会觉得另一个问题离自己更近,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