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及趋势
1.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定义和特性
1.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类
1.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
1.1.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传输
1.1.5 土壤对POPs的吸附和POPs在大气-土壤界面的环境行为
1.1.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模型
1.2 国内外关于岩溶地区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有关岩溶的含义和研究
1.2.2 岩溶洞穴的研究进展
1.2.3 岩溶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第2章 岩溶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
2.1 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
2.1.1 地形地质概况
2.1.2 所选研究区域——大岩洞穴概况
2.2 研究区气象水文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3 研究区域环境状况及研究基础
第3章 工作方法和样品测试
3.1 工作方法
3.1.1 工作思路
3.1.2 采样布局和采样过程
3.2 样品分析
3.2.1 实验室准备
3.2.2 有机质分离
3.2.3 仪器分析
3.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A/QC检验)
第4章 岩溶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4.1 岩溶区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与分布
4.1.1 研究区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和分布
4.1.2 研究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和分布
4.2 岩溶区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与分布
4.2.1 研究区域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和分布
4.2.2 研究区域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和分布
4.3 岩溶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4.3.1 研究区域土壤和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4.3.2 研究区域土壤和大气中多环芳烃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4.4 研究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来源解析
4.5 小结
第5章 岩溶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传输动力学研究
5.1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传输研究
5.1.1 POPs环境传输模型
5.1.2 岩溶洞穴环境物质的传输模式
5.2 有机氯农药在大气中的传输动力学研究
5.2.1 HCH的传输模型研究
5.2.2 DDT的传榆模型研究
5.3 多环芳烃在大气中的传输模型研究
5.3.1 PAHs的传输模型研究
5.3.2 多环芳烃传输模型参数研究
5.4 小结
第6章 岩溶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土壤交换作用
……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