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与中国近代民族经济进程
作者:陈庆德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10.12
丛书:民族经济研究丛书
页数:254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010092928
ISBN-10:7010092923
去豆瓣看看 序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商品经济形式的一般历史性质
第二节 商品经济形式的生存基础和社会作用
第三节 中国历史之谜
第二章 鸦片战争前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清代商品经济的扩散化发展道路
第二节 清代商品经济扩散化发展的促动因素
第三节 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帝国主义人侵与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世界经济联系的建立
第二节 白银外流与社会财富的枯竭
第三节 近代中国市场条件的演变
第四章 近代小农经济的分化与商品经济的低层次扩散
第一节 中国近代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农业商品生产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近代农业经济商品化的社会性质
第五章 近代中国商品生产主干--手工业的演变
第一节 手工业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贫困化与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手工业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转变
第六章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式在近代中国的变异
第一节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式中的三重结构
第二节 三重结构的变异与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式片面化发展的局限
第三节 中国近代资本形态转化道路的阻塞
附录一 生产力性质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一 判定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本质要素
二 从世界范围看封建经济结构的资本主义转变
三 中国历史之谜:“停滞”与发展
四 中国的近代化转变与现实的思考
附录二 商品经济新论--中外商品经济历史发展之比较
一 商品经济形式的一般历史性质
二 商品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差异性
三 商品经济形式的生存基础和社会作用
四 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附录三 洋务运动的再认识
一 封建自救与工业化起点
二 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
三 独立发展与对外依附
附录四 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
一清代云南矿冶开发的规模与产量分析
二清代云南矿冶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分析
三清代云南矿冶与民族经济的开发
附录五皇权制度的二重性与中国民族经济进程
一 皇权制度的社会起源及其基础构建
二 皇权制度二重性的历史演变
三 皇权制度下的市场结构与运作
四 中国民族经济的中心一边缘开发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参考文献
陈庆德,男,1953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无党派人士。曾就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彭泽益先生。199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奖励;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破格评聘为教授;1999年为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2003、2005和2008年三届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云南省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在《哲学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战略与管理》、《民族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著三百五十余万字,主要代表作有《经济人类学》、《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民族经济学》等。
商品及其流通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形式,无非是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体进行劳动交换的一种交往形式而已。这种经济形式既不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形式,也不为某种社会经济形态所独有。它不足以作为判定一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要素,也不能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标志简单地归结为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与否。要真正了解商品经济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性质和作用,不仅必须掌握它的一般历史性质,承认这一经济形式历史存在的普遍性,而且必须对其生存基础等一些深层的本质内容进行历史和理论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