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福音(插图珍藏本)
作者:保罗·卡卢斯 著,陈晓嫚 译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010.1
页数:263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10407253
ISBN-10:7510407257
去豆瓣看看 介绍
1.喜悦
2.轮回和涅槃
3.真理即拯救者
悉达多太子成佛
4.菩萨的诞生
5.生命的束缚
6.三种痛苦
7.菩萨出家
8.频婆娑罗王
9.菩萨的探索
10.苦修之地宇奴唯拉村
11.魔王波旬
12.觉悟
13.最早的皈依者
14.梵天的请求
正义之国的建立
15.郁婆伽
16.波罗奈国布道
17.僧团
18.波罗奈国的年轻人耶舍
19.迦叶
20.王舍城说法
21.国王的礼物
22.舍利弗和目犍连
23.须达多
24.关于施舍的说法
25.祇园精舍
26.三个特征和非造物
27.佛陀之父
28.耶输陀罗
29.罗睺罗
佛陀宗教的巩固
30.医生耆婆
31.佛陀的父母达到涅槃境界
32.允许女人进僧团
33.比丘们对女人的行为
34.毘舍佉
35.诵戒和波罗提木叉
36.分裂
37.恢复和睦
38.比丘们受指责
39.提婆达多
40.名和形
41.目标
42.禁止奇迹
43.世间的虚空
44.秘密与公开
45.苦的破灭
46.避免十种罪恶
47.说法师的使命
导师
48.法句经
49.两位婆罗门
50.警惕六个方向
51.辛哈关于幻灭的问题
52.一切存在物皆有灵
53.同一和非同一
54.佛陀无所不在
55.一个本质,一个规则,一个目标
56.教训罗睺罗
57.针对辱骂的说法
58.佛陀对天神的回答
59.教诲的话语
60.阿弥陀
61.不为人知的导师
寓言和故事
62.寓言
63.寡妇的两文钱和三个商人的寓言
64.生来眼盲的人
65.走失的儿子
66.轻狂的鱼儿
67.智胜恶鹤
68.四种价值
69.世界之光
70.奢侈的生活
71.喜乐的传递
72.迟钝的愚人
73.沙漠中得救
74.播种者
75.被遗弃者
76.井边的女人
77.和解者
78.饿狗
79.暴君
80.梵瑟维达
81.在阎浮提的婚宴
82.捉贼的聚会
83.在亚摩茹阿哲的魔界里
84.芥菜籽
85.跨过河流追随导师
86.生病的比丘
87.宽容的大象
最后的日子
88.幸福的条件
89.舍利弗的信仰
90.巴达离布达
91.真理之镜
92.庵婆罗
93.佛陀的最后说法
94.佛陀宣布他的去世
95.铁匠纯陀
96.弥勒
97.佛陀最后进入涅槃
结论
98.佛陀的三种人格
99.生存的目的
100.赞美诸佛
保罗·卡卢斯(1852~1919),德裔美国作家,比较宗教学学者,哲学教授。生于德国伊尔森堡,先后就读于斯特拉斯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等学府。1876年,他在图宾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部队服役,后又在学校任教。他虽成长在一个虔诚且正统的新教家庭,但却逐渐背离了他的传统信仰。
由于他持自由主义观点,便离开了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而前往美国。初到美国,卡卢斯的主要工作是一本德语杂志的编辑,同时他也写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常被一些社团转载。
不久之后,卡卢斯进入公开法庭出版社任主编。这家出版社由他的岳父于1887年创办,旨在提供一个讨论哲学、自然科学及宗教问题的平台,并使经典哲学著作能走近大众。此外,他还担任出版社两本杂志的编辑,一本是《公开法庭》,另一本是《一元论者》。后来,经人介绍,他结识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他始终与皮尔斯的研究工作保持同步,并出版了他的大部分著作。
在卡卢斯的一生中,他出版过75本书,发表了1500篇文章,大多数都是通过公开法庭出版社出版的。他写的书和文章涉及历史、政治、哲学、宗教、逻辑、数学、人类学、自然科学以及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此外,卡卢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多大思想家都有交往,与列夫·托尔斯泰、约翰·杜威、尼古拉·特斯拉等人都保持着书信联系。
卡卢斯更倾向于说自己是一个宗教学家而非哲学家。说到自己时,他总说自己是一个“热爱上帝的无神论者”。他被认为是促进不同宗教间对话的先驱。他探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东学西渐”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将佛教介绍到西方的关键人物,主张译介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的著作,并与日本佛学大师释宗演保持着一生的友谊。他参加了1893年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之后,对亚洲宗教的兴趣更加浓厚。1894年,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佛陀的福音》出版,博得各方赞誉。
此后几年中,卡卢斯对佛教学说表现出很强的认同,但却不再局限于佛学或任何其他宗教学说。相反,他不断发展他称之为“宗教科学”的理性观念。他相信宗教会不断发展。经过各种宗教的一番较量之后,他期待能有一种“作为宇宙宗教的普遍真理”从传统观念中脱颖而出。
在哲学上,卡卢斯追随斯宾诺莎,反对康德关于知识现象和本体、基督教关于灵魂和肉体、自然和超自然的二元论,希望科学能够重构知识的一体性,并认为自己是一位一元论者。
《佛陀的福音》出版于1894年,位列美国当年最畅销书排行榜。1895年,日本佛学大师铃木大拙将其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该书运用《圣经·新约》的叙述方式,介绍了佛陀的生平与最基本的佛教教义,以佛陀的谈话与佛家原始教义叙说佛陀一生的行踪与思想。《佛陀的福音(插图珍藏本)》的绝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佛教的古老经文,许多重要段落都是逐字抄录于翻译过的原始经文。
《佛陀的福音(插图珍藏本)》致力于向读者展示一个这样的佛陀与佛教:佛是人而不是神,佛是真平等者,佛不是生而知之者,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法是入世的,佛教是没有排他性的。
《佛陀的福音(插图珍藏本)》用散文体写作,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深受人们的欢迎。是西方读者了解佛教的最主要的书籍之一,被亚洲众多佛教派别作为教科书使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