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病理学的内容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三、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
二、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一、病因
二、条件
第三节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
二、死亡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二、形态学变化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
第四节 创伤愈合
一、皮肤创伤愈合
二、骨折的愈合
三、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
第二节 出血
一、类型及原因
二、病理变化
三、后果
第三节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形态
三、血栓的结局
四、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栓塞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五节 梗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三、梗死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节 水肿
一、水肿发生的原因与机制
二、常见水肿类型
三、水肿的病理变化
四、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章 炎症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二、炎症的原因
三、炎症的分类
第二节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类型
一、变质
二、渗出
三、增生
四、炎症介质
附炎症介质的常见类型和功能
第三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经过和结局
一、炎症的临床表现
二、炎症的经过
三、炎症的结局
第五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
二、肿瘤的分类
第三节 肿瘤的形态
一、人体形态
二、组织结构
第四节 肿瘤的异型性和分化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二、肿瘤的扩散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七节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二、环境因素及其致癌机制
三、肿瘤发生的內因及其作用机制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三、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四、其他组织肿瘤
第十节 常见器官恶性肿瘤举例
一、鼻咽癌
二、肺癌
三、食管癌
四、胃癌
五、大肠癌
六、原发性肝癌
七、宫颈癌
八、乳腺癌
九、绒毛膜癌
第六章 缺氧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七章 发热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二、内生致热原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第二节 发热的分期
一、体温上升期
二、高热持续期
三、体温下降期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一、代谢变化
二、功能变化
第八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休克的病因
二、休克的分类
第二节 休克分期与发生机制
一、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代偿期)
……
各论
附一 缺血-再灌注损伤
附二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