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识产权概述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特性与范围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1.2 知识产权的特性
1.1.3 知识产权的范围
1.2 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1.2.1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2.2 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2.3 版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2.4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2.5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1.3 工业产权
1.3.1 专利权
1.3.2 商标权
1.3.3 其他商业标记
1.3.4 反不正当竞争
1.4 著作权
1.4.1 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1.4.2 著作权的主体
1.4.3 著作权的客体
1.4.4 著作权的内容
第2章 专利法概述
2.1 专利概念
2.1.1 专利
2.1.2 专利权
2.1.3 专利制度
2.1.4 专利法
2.2 主要国家的专利法
2.2.1 英国专利法
2.2.2 美国专利法
2.2.3 德国专利法
2.2.4 法国专利法
2.2.5 前苏联专利法
2.3 我国专利法介绍
2.3.1 我国1985年专利法的主要特点
2.3.2 专利法的两次修改
2.3.3 对我国专利制度的评价
第3章 专利权的客体
3.1 发明
3.1.1 发明的定义与特征
3.1.2 发明的分类
3.2 实用新型
3.2.1 实用新型的定义与特征
3.2.2 实用新型的保护方式
3.2.3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
3.3 外观设计
3.3.1 外观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3.3.2 外观设计的保护方式
3.3.3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区别
3.3.4 发明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3.4 专利权客体的限制
3.4.1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3.4.2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技术领域)
第4章 专利权的主体
4.1 能获得专利权的中国自然人
4.1.1 发明人或设计人本人
4.1.2 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
4.1.3 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合法受让人
4.2 能获得专利权的中国法人
4.2.1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属的单位
4.2.2 合作研究、设计或者委托研究、设计的单位
4.3 能获得专利权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
第5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5.1 授予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
5.1.1 新颖性
5.1.2 创造性
5.1.3 实用性
……
第6章 取得专利权的程序
第7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第8章 专利权的授予、期限、转移、终止与无效宣告
第9章 专利权的内容及限制
第10章 专利代理
第11章 专利文献
第12章 国际专利分类法
第13章 专利文献检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