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上册电工技术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欧姆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1 电源有载工作
1.5.2 电源开路
1.5.3 电源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6.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1.1 电阻的串联
2.1.2 电阻的并联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模型
2.3.2 电流源模型
2.3.3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结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7.1 戴维宁定理
2.7.2 诺顿定理
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1.1 电阻元件
3.1.2 电感元件
3.1.3 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3.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2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3 RC电路的全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3.5.1 微分电路
3.5.2 积分电路
3.6 RL电路的响应
3.6.1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6.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6.3 RL电路的全响应
习题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4.1.1 频率与周期
4.1.2 幅值与有效值
4.1.3 初相位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4.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4.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4.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4.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4.5.1 阻抗的串联
4.5.2 阻抗的并联
4.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4.7.1 滤波电路
4.7.2 谐振电路
4.8 功率因数的提高
4.9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习题
第5章 三相电路
5.1 三相电压
5.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4 三相功率
习题
第6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6.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6.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6.1.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6.1.3 磁路的分析方法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2.1 电磁关系
6.2.2 电压电流关系
6.2.3 功率损耗
6.2.4 等效电路
6.3 变压器
6.3.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3.2 变压器的外特性
6.3.3 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
6.3.4 特殊变压器
6.3.5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
6.4 电磁铁
习题
第7章 交流电动机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2.1 旋转磁场
7.2.2 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2.3 转差率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7.3.1 定子电路
7.3.2 转子电路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机械特性
7.4.1 转矩公式
7.4.2 机械特性曲线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5.1 起动性能
7.5.2 起动方法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6.1 变频调速
7.6.2 变极调速
7.6.3 变转差率调速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7.7.1 能耗制动
7.7.2 反接制动
7.7.3 发电反馈制动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7.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7.9.1 功率的选择
7.9.2 种类和形式的选择
7.9.3 电压和转速的选择
7.10 同步电动机
7.11 单相异步电动机
7.11.1 电容分相式异步电动机
7.11.2 罩极式异步电动机
7.12 直线异步电动机
习题
第8章 直流电动机
第9章 控制电机
第10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第11章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第12章 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
第13章 电工测量
附录
部分习题答案
中英文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