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两弹一星工程科学
作者:刘戟锋 (编者), 刘艳琼 (编者)
出版: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12
丛书: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页数:231
定价:27.00 元
ISBN-10:7532848035
ISBN-13:9787532848034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大科学的兴起
第一节 对大科学的关注
第二节 曼哈顿工程
第三节 曼哈顿工程后若干大科学
第二章 “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
第一节 首颗原子弹的研制历程及核武器的发展
第二节 首枚导弹的研制历程及发展
第三节 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历程及发展
第三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资源配置
第一节 机构组成
第二节 人员配备
第三节 财物调配及后勤保障
第四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运行分析
第一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历次政治运动
第二节 两弹一星工程的组织运行
第五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所在
第二节 管理层面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技术层面的成功经验
第六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若干启示
第一节 管理科学方面
第二节 科学精神方面
第三节 科学规划方面
第四节 大科学的定位
第五节 大、小科学关系方面
附录一 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的苏联援助
附录二中国科学院对两弹一星工程的贡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刘戟锋,1957年生,湖南邵阳人,哲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军事技术史、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出版有《军事技术论》、《武器与战争》、《哲人与将军--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研究》、《化学与战争》、《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等专著。
刘艳琼,1976年生,湖南邵阳人,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谢海燕,1967年生,江西泰和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两弹一星工程科学》以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为案例,深入考察了其决策、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认真分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历史、国内外影响以及经验与启示,并将中国的两弹一星置于国际大科学发展的背景之下,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富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结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两弹一星工程科学》是国内第一部从案例分析人手,研究大科学问题的专门著作,适于科技管理人员、战略研究人员和青年大学生阅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