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
作者:童庆炳 等著
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10
页数:522
定价:92.00 元
ISBN-13:9787514109726
ISBN-10:7514109722
去豆瓣看看 上篇
历史题材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章 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之关联
一、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相通性
二、文学研究的历史视角与历史研究的文学视角
三、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若干问题
第二章 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异同及关联
一、文学与历史的分合际遇
二、文学与历史的相互影响
三、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之异同
四、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看两种叙事方式的“边界”问题
第三章 政治与美学视野中的历史题材文学
一、历史题材文学的泛政治化倾向及其特征
二、泛政治化历史题材文学的文化症候
三、泛政治化历史题材文学的审美缺失
四、还原抑或升华:超越“正说”、“戏说”之争
第四章 历史题材文学作品三向度
一、历史的向度
二、艺术的向度
三、时代的向度
第五章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三层面
一、历史题材创作过程之一:重建历史世界
二、历史题材创作过程之二:隐喻现实世界
三、历史题材创作过程之三:暗示哲学意味
第六章 历史题材文学的艺术理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一、历史1和历史2的联系与区别
二、从历史2到历史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形成
三、历史1、历史2和历史3的联系
第七章 历史题材文学的类型及其审美精神
一、历史题材文学是否要有历史根据
二、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类型
三、三种不同的审美精神
第八章 当前中国电视剧中的后历史剧现象
一、历史记忆:从正史变形为野史
二、政治情结:从直面现实症候到遁入历史掌故
三、情理观照:从冷峻批判到浪漫怀旧
四、审美表现:从历史正剧退到后历史剧
第九章 历史题材文学中的人民取向问题
一、历史意识与人民的诉求
“写人民命运”与“从人民出发”
三、以冯至的转换为例
第十章 历史题材文学中封建帝王的评价问题
一、当前历史小说、影视剧的基本结构模式及蕴含问题
二、评价的视野应回归到历史唯物主义
三、历史题材创作评价帝王的几个要点
第十一章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
一、历史题材创作研究与批评中存在的三大误区
二、对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
……
中篇
下篇
童庆炳,1936年出生,福建连城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兼职研究员,《文学评论》、 《文艺理论研究》 编委。先后讲授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心雕龙研究等课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合作)、《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童庆炳文学五说》、《中国古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等。多部专著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著作奖。
荣获全国模范老师(2004)、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等称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政关项目: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和改编中重大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从2005年开始,历经四个寒暑,在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下,在2009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成果。最终成果近50万字的专著顺利通过了评审组的结项鉴定。另外在各种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概括起来说,我们的论著,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创作中涌现出来的十大问题,从学理上提出并透视当下创作呈现的八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