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儒学元价值论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
第二节 孔子的人文价值观
第三节 儒家人文思想群我关系的辩证机制
第四节 儒家教育哲学
第五节 儒家政治思想的演变历程
第六节 体和用--儒学的形上理论与历史化形式
第二章 东方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一节 汉字与汉文化圈
第二节 中国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节 朝鲜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四节 日本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五节 越南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章 近代以来儒学的维系和发展--中国现代新儒家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和文化保守论与文化救国论
第二节 港台新儒家的缘起
第三节 港台新儒家的主要文化主张
第四节 海外新儒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五节 海外新儒学的延伸
第四章 当代东方国家和地区的儒学
第一节 儒学的时代课题和现代命运
第二节 儒学与现代日本社会
第三节 新加坡的现代儒家伦理运动
第四节 儒学在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第五节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儒学
第五章 儒学与东亚模式
第一节 东亚经济腾飞的启示
第二节 日本儒学与现代化
第三节 韩国儒学与现代化
第四节 中国:近代以来儒学的遭遇及其原因探析
第五节 新国坡马来西亚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第六章 东方儒学的分与合--东方儒学的层次、差异及共同价值观
第一节 东方儒学的层次
第二节 东方儒学之差异性
第三节 东方儒学共同的价值观
第七章 儒学与宗教
第一节 东亚各国的儒学与宗教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的儒学与宗教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儒学与宗教
第四节 儒学是否宗教及把儒学宗教化的问题
第五节 文化神学话语背景下对儒学宗教性的重新审视
第六节 儒学与新兴人文宗教的比较
第八章 儒学之实用化
第一节 关于“实用儒学”的主张
第二节 儒学儒教一体化有利于推广儒学
第三节 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
第四节 儒与商:相反相成的结合
第五节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试验场--香港孔教学院
第九章 当代西方儒学及东西文化观
第一节 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第二节 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第三节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文化观
第四节 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与中国文化观
第五节 汪德迈视野中的“新汉文化圈”
第六节 狄百瑞的儒学研究
第十章 当代韩国、日本、中国的儒学研究
第一节 当代韩国的儒学研究
第二节 当代日本的儒学研究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对儒学及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四节 展望21世纪中国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结束语
后记
……